“萬里隨南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里隨南金”全詩
大邦柔遠人,以之居山林。
食棘無秋冬,絕流無淺深。
雙角前嶄嶄,三蹄下駸駸。
朝賢壯其容,未能辨其音。
有我衰鳥郎,新邑長鳴琴。
陛閣飛嘉聲,丘甸盈仁心。
閑居命國工,作繪北堂陰。
眈眈若有神,庶比來儀禽。
昔有舞天庭,為君奏龍吟。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述韋昭應畫犀牛》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述韋昭應畫犀牛》是唐代儲光羲所作的一首詩詞。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遠自遙遠的西方奉獻來的文物,誓隨著南方宮廷的黃金。大國懷抱溫柔的人們,在山林中以之為伴。它食用荊棘,無論是秋天還是冬天,九流都無法阻其前進。它的雙角挺拔高聳,蹄下的步伐輕盈靈動。朝廷的賢臣們對其外貌讚揚,卻不能判別其聲音。只有我這衰鳥郎,才能讓新邑長鳴琴。庭階之上飛揚的歡聲,丘甸里充滿了仁慈之心。我在閑居中受封為國家工匠,繪制北堂的陰影。它凝視著你,仿佛擁有神性,與那些來獻祭的鳥兒相比較。曾經有個在天庭中舞動的機敏身段,替君演奏著龍吟之聲。
這首詩詞的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頭罕見的犀牛,作為珍貴的文物從遙遠的西方獻給南方的宮廷。犀牛在大國中受到溫柔對待,并在山林中與人們共度時光。它的力量與堅韌在食用荊棘這一行為中得到體現,不分季節、九流無法阻擋它前進的步伐。作者感嘆賢臣們只看得到犀牛的外表,卻無法辨別它真正的聲音。只有在作者的琴聲中,被稱作“衰鳥郎”的作者才能真正傳達出犀牛的聲音。整個宮殿和田園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中,以及滿懷仁慈之心。作者以自己是國家工匠的身份,在閑居中繪制出東方寢宮的陰影。犀牛注視著周圍的一切,仿佛擁有神秘的力量,與其他奉獻祭品的鳥兒相比。最后,作者提到曾經在天庭中以嫻熟的舞姿表演,并為君主演奏著莊嚴的龍吟。
這首詩詞以犀牛為主題,通過對犀牛的描寫展示出其堅強、溫順、神秘的特質。與此同時,作者也反思了人們對寶貴事物的忽略,只看得見外在的貴重,但往往忽略了內在的獨特之處。通過對犀牛的贊美,作者傳達了對純粹內在價值的追求以及對珍貴事物的欣賞和保護的態度。整首詩詞用婉轉而華麗的辭藻,描繪了犀牛和與之相關的場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同時,通過對琴聲、歡聲、龍吟的描寫,創造了一種祥和、宏大而莊嚴的氛圍,向讀者展示了唐朝時期皇家宮廷的繁榮和文化興盛。整首詩詞意境明朗,表達出詩人對珍寶事物的深深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了唐代社會的繁榮和文化的獨特魅力。
“萬里隨南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ù wéi zhāo yīng huà xī niú
述韋昭應畫犀牛
xiá fāng xiàn wén xī, wàn lǐ suí nán jīn.
遐方獻文犀,萬里隨南金。
dà bāng róu yuǎn rén, yǐ zhī jū shān lín.
大邦柔遠人,以之居山林。
shí jí wú qiū dōng, jué liú wú qiǎn shēn.
食棘無秋冬,絕流無淺深。
shuāng jiǎo qián zhǎn zhǎn, sān tí xià qīn qīn.
雙角前嶄嶄,三蹄下駸駸。
cháo xián zhuàng qí róng, wèi néng biàn qí yīn.
朝賢壯其容,未能辨其音。
yǒu wǒ shuāi niǎo láng, xīn yì cháng míng qín.
有我衰鳥郎,新邑長鳴琴。
bì gé fēi jiā shēng, qiū diān yíng rén xīn.
陛閣飛嘉聲,丘甸盈仁心。
xián jū mìng guó gōng, zuò huì běi táng yīn.
閑居命國工,作繪北堂陰。
dān dān ruò yǒu shén, shù bǐ lái yí qín.
眈眈若有神,庶比來儀禽。
xī yǒu wǔ tiān tíng, wèi jūn zòu lóng yín.
昔有舞天庭,為君奏龍吟。
“萬里隨南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