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捏在豪端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千捏在豪端聚”全詩
一生笑傲知何故。
萬里歸來方旦暮。
休疑慮。
大千捏在豪端聚。
不解犁田分畝步。
卻能對客鳴花鼓。
忽共老安相耳語。
還推去。
莫來攔我球門路。
分類:
作者簡介(惠洪)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覺范,自號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詩僧。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為沙彌,19歲入京師,于天王寺剃度為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為己名。后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發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獲釋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漁父詞(萬回)》惠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父詞(萬回)》是宋代詩人惠洪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帶云袍重頂露。
一生笑傲知何故。
萬里歸來方旦暮。
休疑慮。
大千捏在豪端聚。
不解犁田分畝步。
卻能對客鳴花鼓。
忽共老安相耳語。
還推去。
莫來攔我球門路。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漁父的心境和人生態度。漁父身著玉帶和云袍,沉重的漁具頂露在頭頂上,他一生笑傲自若,不為外界所困擾。無論經歷了萬里歸程,無論是早晨還是傍晚,他都能心安理得。他不被世俗的煩惱所困擾,將自己的心境聚焦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他不明白土地該怎樣去耕種,但卻能夠在客人面前鳴花鼓,展現自己的才藝。漁父和老安忽然共同低聲耳語,推開他們,不要來阻擋他們前進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漁父的形象塑造,表達了一種超脫凡塵的心態和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漁父身著玉帶和云袍,象征著貴族的身份,但他并不拘泥于這些身份的象征,笑傲一生,對人生的所遇所見都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無論是歸途漫長還是到達時分,他都能夠心安理得,不被時間和困難所束縛。他不懂得如何耕種土地,但卻能夠用自己的才藝和技能取悅他人。最后,他與老安共同低聲耳語,表示他們的默契和對彼此的理解,他們決心推開任何阻礙,不讓別人阻擋他們前進的道路。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漁父的形象象征著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他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的起伏和困難,不被外界的瑣事所擾亂,展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心境。詩人通過漁父的形象,表達了一種超越物質和煩惱的境界,鼓勵人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
“大千捏在豪端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ù cí wàn huí
漁父詞(萬回)
yù dài yún páo zhòng dǐng lù.
玉帶云袍重頂露。
yī shēng xiào ào zhī hé gù.
一生笑傲知何故。
wàn lǐ guī lái fāng dàn mù.
萬里歸來方旦暮。
xiū yí lǜ.
休疑慮。
dà qiān niē zài háo duān jù.
大千捏在豪端聚。
bù jiě lí tián fēn mǔ bù.
不解犁田分畝步。
què néng duì kè míng huā gǔ.
卻能對客鳴花鼓。
hū gòng lǎo ān xiāng ěr yǔ.
忽共老安相耳語。
hái tuī qù.
還推去。
mò lái lán wǒ qiú mén lù.
莫來攔我球門路。
“大千捏在豪端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