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裊金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和裊金鳧”全詩
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
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纖手。
捻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于酒。
作者簡介(秦湛)

秦湛,生卒年不詳,字處度,號濟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郵(今屬江蘇)人,秦觀之子。官宣教郎。紹興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學,善畫山水。詞存《卜算子》一首,見《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四。
卜算子·春情翻譯及注釋
翻譯
春水清澈透明見底,花含苞欲放,枝條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樓盡目遠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樓中?我想像者伊人在熏風和煦之時,乘一葉精美的鳧舟,蕩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與漣漣綠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風吹拂中與佳人在柳下做雙陸游戲,那該多么愜意呀!假如把東風請來,把自己深深戀情洗滌得更清純,使它比酒還醇香,比酒更濃釅。
注釋
透,明:春水清澈見底。
瘦:早春花枝嫩條、含苞欲放的倩姿。
百尺樓:意中人所居的閨樓。
煙中:煙霧繚繞之中。
擬:假如的意思。
卜算子·春情鑒賞
此是秦湛僅存的一首詞,詞題“春情”,全篇寫春日對所戀之人的拳拳思慕之情。開頭兩句寫春水、春花,詞人抓住景物特點進行勾勒,描繪了一幅春波蕩漾、清澈瀲滟,春寒料峭、花枝俏麗的早春圖。“透”、“明”二字極寫春水清澈見底。“瘦”字描繪了早春花枝嫩條、含苞欲放的倩姿。開章緊扣詞題,并以景托情,表現了對春天降臨的欣喜,還為所思之女子作了鋪墊。
“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二句寫詞人所見所感。“百尺樓”是意中人所居的閨樓,這一句頗精妙。“極目”寫盡目遠望,可見思之殷切,盼之專注,愛之真摯。“煙中”寫百尺樓在煙霧繚繞之中,似隱似現,若即若離,看不分明,此意象中隱含著一絲惆悵與失望。“人在樓中否?”以問句作結,進一步展示了思念伊人之情深。
過片后,繼寫對伊人的思慕之情,然筆法變之。上片以景抒情,景是現實的;下片所寫之景是想象的,是因情設景。“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纖手”二句,想像伊人在熏風和煦之時,乘一葉精美的鳧舟,蕩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與漣漣綠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風吹拂中與佳人在柳下做雙陸游戲,那該多么愜意呀!(雙陸,古代博戲。相傳由天竺傳入,盛于南北朝、隋唐之時。因局如棋盤,左右各有六路,故名。棋子為馬,作椎形,黑白各十五枚,兩人相博,擲骰子行馬,先出完者為勝。)然而伊人未來,此情何寄?這惆悵,這渴望,頓化作“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于酒”從胸中迸出。要將東風請來,把自己深深戀情洗滌得更清純,使它比酒還醇香,比酒更濃釅。這里以直抒胸臆作結,表達感情更強烈感人。“擬”字揭示了仍是想象。東風洗情,情濃于酒,這設想奇特,而語言平易。
此詞風格頗似乃父。其一,善于選取典型景物,以景托情。秦觀的“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水龍吟》),幾筆勾出清明時節的特點;這首詞以“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二句勾出早春風光。其二,抒情真摯、深沉,而且出語自然。秦觀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這首詞道:“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于酒”。董士錫說:“少游(秦觀)正以平易近人。”馮煦曰:淮海詞“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秦湛之詞亦以平易、淡語、淺語見長。總之,全詞具有以委婉含蓄手法抒哀怨之情的婉約特點。
卜算子·春情賞析
這首詞,當中四句具體寫懷人,末二句則懷人的基礎上集中筆力抒發愈遣愈濃的愁情。全詞寫景抒情兩方面均別具一格,饒有情韻。
首二句云春透波明,云寒峭花瘦,都是春風中勝景。“春透水波明”,以水寫春,是說春光已透,水波澄澈如鏡。“寒峭花枝瘦”,是說春寒優,所見之花有未開者,正是乍暖還寒時候。以“瘦”字形容含苞待放的花枝,頗為生動傳神。以上兩句一反當時詞壇綺靡凄婉、柔媚香艷的詞風,營造出瘦骨凌霜、剛健峭拔的詞境。
三四兩句直抒詞人心中痛苦的離情。這春光明媚的時刻,他看到那瘦小的花枝,不禁忽有所思,這種感情渺渺茫茫,甚至有些捉摸不定。也許這瘦小的花枝幻化為他那戀人的倩影,于是他不自覺地極目天涯,想看到戀人曾經居住過的那座高樓。“天涯”,極言其遠:“百尺”,極言其高:四字雖很通俗,卻展示了一種虛無縹緲的境界。“人樓中否”一句,以自言自語的問句,點明所想者是他心目中的那個人,表達了他對分別已久的所戀者無限深厚的情意。
過片兩句緊承前意,描寫昔日樓中相聚的情景。“四和”,香名,亦稱四合香。“金鳧”,即金鴨,指鴨子形的銅香爐。“雙陸”,古代一種博戲的名稱,相傳是三國時曹植所制。本置骰子兩只,到了唐末,加到六只,謂之葉子戲。其法中國已失傳,流傳至日本,稱飛雙陸,現尚存。詞人回憶當年樓中,四和香的煙縷從鴨子形的銅香爐中緩緩升起,裊裊不絕。他和那個女子正作雙陸這種博戲,女子玩弄雙陸的纖纖玉手,使他歷久難忘。往日的甜蜜生活,女子的形象特征,詞人只是感情的抒發中順帶說出,自然而又妥貼,這比作專門交代要高明得多。
結拍兩句,化景語為情語,設想奇警,把詞人當時矛盾心情極其深刻地揭示出來。此處連用妙喻:衣裳沾有污垢,可以洗滌,心靈染有愁情,也說可浣;而借以浣愁者,不是水而是風,浣而愁未去,反而更濃,其濃又恰濃于醇酒,這兩句用一個比喻,以后一句加強前一句,使情緒更推進一層;而兩句之間,又用兩個“情”字構成頂真格,銜接緊密,語氣連貫,詞人的感情似不可遏止,傾瀉而出。因此顯得不柔媚、不凄婉,與起首所定下的峭健的基調相一致。這樣就把它從傳統的花間風格區別出來。
南閑胡仔稱秦觀之子秦湛的詞“藕葉清香勝花氣”“寫景詠物,可謂造微入妙”。這一評語,用以評折此詞的藝術特色是十分恰當的。
“四和裊金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chūn qíng
卜算子·春情
chūn tòu shuǐ bō míng, hán qiào huā zhī shòu.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jí mù yān zhōng bǎi chǐ lóu, rén zài lóu zhōng fǒu.
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
sì hé niǎo jīn fú, shuāng lù sī qiàn shǒu.
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纖手。
niǎn qiàn dōng fēng huàn cǐ qíng, qíng gèng nóng yú jiǔ.
捻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于酒。
“四和裊金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