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檐兩行連云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檐兩行連云際”全詩
畫檐兩行連云際。
亂山疊翠水回還,岸邊樓閣,金碧遙相倚。
柳陰低,艷映花光美。
好升平、為誰初起。
大都風物只由人,舊時荒壘,今日香煙地。
分類:
《錦纏絆(黃鐘宮)》江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錦纏絆(黃鐘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江衍。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錦纏絆(黃鐘宮)
屈曲新堤,占斷滿村佳氣。
畫檐兩行連云際。
亂山疊翠水回還,
岸邊樓閣,金碧遙相倚。
柳陰低,艷映花光美。
好升平、為誰初起。
大都風物只由人,
舊時荒壘,今日香煙地。
譯文:
新的堤岸彎曲而起,遮斷了整個村莊的美景。
畫檐上的兩行字仿佛連成了云彩。
山巒錯落,翠綠的水波回旋著,
岸邊的樓閣,宛如金碧相映遠相依。
垂柳的陰影低垂,映照出花朵的美麗光輝。
美好的升平,為了誰而初次升起?
大城市的景物只因人而存在,
昔日的荒廢城壘,如今成了繁華的煙火之地。
詩意和賞析:
《錦纏絆(黃鐘宮)》描繪了一幅自然山水和城市景觀交織的圖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新堤、山水、樓閣和柳樹等元素,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工建筑的壯麗。詩中運用了富有畫面感的描寫,以及對色彩和光影的描繪,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意象。
詩中的“屈曲新堤”和“畫檐兩行連云際”表現了自然景觀與建筑之間的融合,強調了人文環境對自然的改變和塑造。通過描繪“亂山疊翠水回還”和“岸邊樓閣,金碧遙相倚”,詩人展示了自然山水與城市建筑的和諧共存,以及山水與建筑之間的相互輝映。
詩末的“大都風物只由人,舊時荒壘,今日香煙地”表達了城市的變遷和發展。過去的廢棄城壘已經變成了繁華的地方,城市風物的變化完全是由人類的活動所決定的。這種對城市的描寫反映了宋代城市化進程中的景觀變遷和社會變革。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山水和城市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與人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交融,同時反映了城市發展帶來的變遷與時代的變革。它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給讀者帶來了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畫檐兩行連云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 chán bàn huáng zhōng gōng
錦纏絆(黃鐘宮)
qū qǔ xīn dī, zhàn duàn mǎn cūn jiā qì.
屈曲新堤,占斷滿村佳氣。
huà yán liǎng xíng lián yún jì.
畫檐兩行連云際。
luàn shān dié cuì shuǐ huí huán, àn biān lóu gé, jīn bì yáo xiāng yǐ.
亂山疊翠水回還,岸邊樓閣,金碧遙相倚。
liǔ yīn dī, yàn yìng huā guāng měi.
柳陰低,艷映花光美。
hǎo shēng píng wèi shuí chū qǐ.
好升平、為誰初起。
dà dū fēng wù zhǐ yóu rén, jiù shí huāng lěi, jīn rì xiāng yān dì.
大都風物只由人,舊時荒壘,今日香煙地。
“畫檐兩行連云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