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水外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潺潺水外山”全詩
墜霜繁葉鳴風砌。
山外水潺潺。
潺潺水外山。
冷衾愁夜永。
永夜愁衾冷。
砧響更蛩吟。
吟蛩更響砧。
分類: 菩薩蠻
《菩薩蠻(秋)》鑒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秋)》是宋代詩人鑒堂的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砌風鳴葉繁霜墜。
墜霜繁葉鳴風砌。
山外水潺潺。
潺潺水外山。
冷衾愁夜永。
永夜愁衾冷。
砧響更蛩吟。
吟蛩更響砧。
詩意:
這首詩詞以秋天為題材,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現人情感,展示了秋天的寒冷、凄涼和孤寂。詩中運用了一種回文的形式,將詩句的前后部分呼應對應,營造出一種循環和回旋的意境。通過反復的倒置和交替,增強了秋天的冷涼感和寂寞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鮮明的對比和倒置的手法,表現了秋天的冷寂和凄涼。首兩句“砌風鳴葉繁霜墜,墜霜繁葉鳴風砌”中,將風聲與葉子的掉落、霜的凝結相互呼應,將砌風、鳴葉、繁霜、墜落等元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寒冷而動感的畫面。接下來的兩句“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則通過反轉山與水的位置,突出了秋天山水之間的和諧和流動感。接著的兩句“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通過冷衾與愁夜、永夜與愁衾的呼應,描繪了一種長夜孤寂的情感。最后兩句“砧響更蛩吟,吟蛩更響砧”描述了砧聲和蛩聲相互呼應,交織出一片寂靜而寒冷的夜晚。
整首詩詞運用了對仗、倒置和回環的手法,形成了一種律動感和韻律感。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情感的交織表達,傳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揭示了秋天的冷涼和凄涼,表達了人在寒冷孤寂中的心靈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潺潺水外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qiū
菩薩蠻(秋)
qì fēng míng yè fán shuāng zhuì.
砌風鳴葉繁霜墜。
zhuì shuāng fán yè míng fēng qì.
墜霜繁葉鳴風砌。
shān wài shuǐ chán chán.
山外水潺潺。
chán chán shuǐ wài shān.
潺潺水外山。
lěng qīn chóu yè yǒng.
冷衾愁夜永。
yǒng yè chóu qīn lěng.
永夜愁衾冷。
zhēn xiǎng gèng qióng yín.
砧響更蛩吟。
yín qióng gèng xiǎng zhēn.
吟蛩更響砧。
“潺潺水外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