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外涼蟾一暈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樓外涼蟾一暈生”全詩
樓外涼蟾一暈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橫。
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作者簡介(萬俟詠)

萬俟詠是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詞隱、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于時。據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于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
長相思·山驛簡析
這首《長相思·山驛》與另一首《長相思·雨》詞意相近,寫法與用韻相類,或是同時所作。
這一首詞寫雨后山驛的黃昏景色和詞人的羈旅之思。全詞語淡情深,工于寫景,善于造境,讀后令人覺其含無限忱惻。
上片起首兩句,寫山驛望中所見,兼含旅思。兩個短句,從時、空兩方面著筆,而想象縱橫馳騁,使其感情色彩增強而意境加厚。第三句客觀寫景:“樓外涼蟾一暈生。”而樓帶新月一痕,其景如畫。用“蟾”而不用“月”“兔”字,不僅平仄妥貼,而且因蟾蜍之為物喜濕而體冷,更能表現“涼”意,“涼”字又暗示了行人觸景所生的感情感情。黃蓼園說此句“仍帶古今情之意”,可謂善于體會。月“暈”是“雨余”景象,又是風起的征兆,故此句近啟“雨余秋更清”一句,遠興“幾葉秋聲”一句。過片“暮云平,暮山橫”,寫秋景云空闊而單調,全是蕭瑟之感。加之葉聲與雁聲,而更添凄清。如此苦情,末句只輕淡地道一句:“行人不要聽”。“不要聽”而不得不聽,不發聽后之感而只道“不要聽”,真令人覺其“含無限惋惻”(《蓼園詞選》評)。
“樓外涼蟾一暈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ǎng xiàng sī shān yì
長相思·山驛
duǎn cháng tíng, gǔ jīn qíng.
短長亭,古今情。
lóu wài liáng chán yī yūn shēng, yǔ yú qiū gèng qīng.
樓外涼蟾一暈生,雨余秋更清。
mù yún píng, mù shān héng.
暮云平,暮山橫。
jǐ yè qiū shēng hé yàn shēng, xíng rén bú yào tīng.
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樓外涼蟾一暈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