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飛來花在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子飛來花在否”全詩
正滿院梨花雪照人。
獨自個、怯黃昏。
輕風淡月總消魂。
羅衣暗惹啼痕。
謾覷著、秋千腰褪裙。
可セ是、不宜春。
分類: 武陵春
作者簡介(萬俟詠)

萬俟詠是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詞隱、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于時。據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于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
《武陵春》萬俟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武陵春》是宋代詩人萬俟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子飛來花在否,
微雨退、掩重門。
正滿院梨花雪照人。
獨自個、怯黃昏。
燕子飛來,花兒已經開放了嗎?
細雨停了,我關上沉重的門。
院子里的梨花正因雪而照亮人們。
我獨自一人,畏懼黃昏的降臨。
輕風淡月總消魂。
羅衣暗惹啼痕。
謾覷著、秋千腰褪裙。
可セ是、不宜春。
輕風和淡淡的月光總是使人心醉神迷。
薄紗衣裳輕輕拂過,引起淚痕。
虛假的欣賞,看著秋千上的腰身與被掀起的裙擺。
這并不適宜于春天。
詩意:
《武陵春》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詩人用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內心的情感。詩詞以燕子、花朵、微雨、梨花雪等春天的元素為線索,通過描寫詩人獨自一人的黃昏時刻和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春天美好景色的贊嘆和對虛假歡愉的淡化。
賞析:
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受。燕子飛來、花兒是否盛開的詢問,以及微雨之后的掩門,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氛圍。梨花雪照人的描繪,通過對白色花朵和雪的交織,表現了春日的美麗。而詩人獨處的黃昏時刻,透露出一種孤獨和憂傷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詩人通過輕風淡月的描繪,表達了一種消魂的感受,暗示虛幻美好的事物可能帶來的傷痛。羅衣暗惹啼痕的形容,表達了外在美的虛假和內心傷痛的矛盾。最后,通過諫覷秋千上的腰身與被掀起的裙擺,詩人表達了對表面上春天的追求的批判。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以及對人情世故的思考,傳達了一種對真實感受和內心純凈的追求。詩中的意象細膩而富有情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細致入微的藝術享受。
“燕子飛來花在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líng chūn
武陵春
yàn zi fēi lái huā zài fǒu, wēi yǔ tuì yǎn zhòng mén.
燕子飛來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門。
zhèng mǎn yuàn lí huā xuě zhào rén.
正滿院梨花雪照人。
dú zì gě qiè huáng hūn.
獨自個、怯黃昏。
qīng fēng dàn yuè zǒng xiāo hún.
輕風淡月總消魂。
luó yī àn rě tí hén.
羅衣暗惹啼痕。
mán qù zhe qiū qiān yāo tuì qún.
謾覷著、秋千腰褪裙。
kě shì bù yí chūn.
可セ是、不宜春。
“燕子飛來花在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