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厭恨結柔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厭厭恨結柔腸”全詩
春思濃如酒。
幾陣狂風新雨后。
滿地落紅鋪繡。
風流何處疏狂。
厭厭恨結柔腸。
又是危闌獨倚,一川煙草斜陽。
作者簡介(李邴)
李邴(1085-1146), 字漢老,號龍龕居士。濟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豐八年,卒于高宗紹興十六年,年六十二歲。崇寧五年,1106年舉進士第。累遷翰林學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苗傅、劉正彥反,邴諭以逆順禍福之理,且密勸殿帥王元,俾以禁旅擊賊。后為資政殿學士,上戰陣、守備、措畫、綏懷各五事,不報。閑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謚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傳》傳于世。存詞8首。
《清平樂(閨情)》李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閨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邴。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露花煙柳。
春思濃如酒。
幾陣狂風新雨后。
滿地落紅鋪繡。
風流何處疏狂。
厭厭恨結柔腸。
又是危闌獨倚,
一川煙草斜陽。
中文譯文:
夜露滴在花朵和煙柳上。
春天的思念濃烈如美酒。
經歷了幾陣狂風和新雨之后。
地上滿布落紅,像鋪展的錦繡。
風流才子在何處放縱自我。
我厭倦了,恨意在心中交織。
又一次獨自倚在危險的窗邊,
一條江河上的煙草在斜陽下搖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閨情之思。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愛情的思念和傷感。露水滴在花朵和煙柳上,春天的思念如同美酒一般濃烈。在經歷了狂風和新雨之后,大地上布滿了落紅,仿佛一片錦繡鋪展。然而,風流才子卻無處可發泄自己的豪情,作者感到厭倦和恨意交織。最后,作者獨自依靠在危險的窗邊,眺望著一條江河上的煙草,在斜陽的映襯下,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融入了作者內心的閨情之思。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結合,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愛情的思念和痛苦。詩詞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露水與花朵、狂風與新雨、落紅與鋪繡等,增加了詩意的層次感。作者對風流豪情無處發泄的失落和憂郁,以及在窗邊憑欄獨自沉思的形象,進一步突出了內心的孤獨和憂傷。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寞而深情的閨情場景,給人以細膩而動人的感受。
“厭厭恨結柔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guī qíng
清平樂(閨情)
lù huā yān liǔ.
露花煙柳。
chūn sī nóng rú jiǔ.
春思濃如酒。
jǐ zhèn kuáng fēng xīn yǔ hòu.
幾陣狂風新雨后。
mǎn dì luò hóng pù xiù.
滿地落紅鋪繡。
fēng liú hé chǔ shū kuáng.
風流何處疏狂。
yàn yàn hèn jié róu cháng.
厭厭恨結柔腸。
yòu shì wēi lán dú yǐ, yī chuān yān cǎo xié yáng.
又是危闌獨倚,一川煙草斜陽。
“厭厭恨結柔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