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路恍如春夢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路恍如春夢斷”全詩
馬蹄不響街塵軟。
門戶深深扃小院。
簾不卷。
背燈盡燭紅條短。
歸路恍如春夢斷。
千愁萬恨知何限。
昨夜月華明似練。
花影畔。
算來惟有嫦娥見。
分類: 漁家傲
《漁家傲》楊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端臣。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家傲
樓鼓數聲人跡散。
馬蹄不響街塵軟。
門戶深深扃小院。
簾不卷。背燈盡燭紅條短。
歸路恍如春夢斷。
千愁萬恨知何限。
昨夜月華明似練。
花影畔。算來惟有嫦娥見。
譯文:
漁家自豪
樓鼓響起幾聲,人跡漸漸散去。
馬蹄聲靜,街道上的塵土柔軟。
門戶深深地關上,小院中靜悄悄。
窗簾沒有卷起,背后的燈燭已經燃盡,短短的紅蠟燭殘短。
回家的路仿佛是一場春天的夢想破滅。
千般憂愁、萬種恨意,何時能夠有個盡頭。
昨夜的月華明亮如練,照在花影之間。
回想起來,也只有嫦娥才能見到這美景。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漁家人的自豪心情。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漁家人的生活情境和內心感受。
首先,詩人描述了人們離去后的寂靜和空曠,樓鼓聲逐漸消散,人的痕跡也慢慢消失。接著,詩人細膩地描繪了安靜的街道,馬蹄聲和塵土都變得柔軟無聲。這種安靜與寧靜的氛圍體現了漁家人對于自然環境的熟悉和與之融合的能力。
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深深關上的門戶和靜悄悄的小院,門窗緊閉,簾子沒有卷起。這些細節展示了漁家人的獨立和自足,他們在自己的小院中過著寧靜的生活。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種憂愁和無奈的情緒。燈燭已經燃盡,只剩下短短的紅蠟燭殘短,這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無常。回家的路仿佛是一場春夢的破滅,暗示了漁家人對于現實生活的失望和對未來的迷茫。
詩的最后幾句則展現了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詩人提到昨夜的明亮月光,照在花影之間,只有嫦娥才能看到這美景。這里嫦娥象征了遠離塵世、擁有高尚情操的人物,她是詩人內心中對于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漁家人的生活場景和情感表達,展現了他們的自豪、獨立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人生的無常和對現實的憂愁。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于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美好的追求,使詩詞具有深遠的意義和豐富的情感內涵。
“歸路恍如春夢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漁家傲
lóu gǔ shù shēng rén jī sàn.
樓鼓數聲人跡散。
mǎ tí bù xiǎng jiē chén ruǎn.
馬蹄不響街塵軟。
mén hù shēn shēn jiōng xiǎo yuàn.
門戶深深扃小院。
lián bù juǎn.
簾不卷。
bèi dēng jǐn zhú hóng tiáo duǎn.
背燈盡燭紅條短。
guī lù huǎng rú chūn mèng duàn.
歸路恍如春夢斷。
qiān chóu wàn hèn zhī hé xiàn.
千愁萬恨知何限。
zuó yè yuè huá míng shì liàn.
昨夜月華明似練。
huā yǐng pàn.
花影畔。
suàn lái wéi yǒu cháng é jiàn.
算來惟有嫦娥見。
“歸路恍如春夢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