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驚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柯驚起”全詩
十日春風,吹開一歲間桃李。
南柯驚起。
歸踏春風尾。
世事無憑,偶爾成憂喜。
歌聲里。
落花流水。
明日人千里。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點絳唇》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絳唇作別十日春風,
吹開一歲間桃李。
南柯驚起,歸踏春風尾。
世事無憑,偶爾成憂喜。
歌聲里,落花流水。
明日人千里。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離別和重逢的情景。詩人與絳唇(指唇色紅艷的人)分別了十天,春風吹開了這一年桃李花開的季節。當唇再次相見時,詩人回憶起南柯(指《西游記》中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暗示有一段曲折的經歷)的驚起,意味著他們的重逢并不容易。在歸來的路上,他感慨世事無常,憂喜交織,有時令人憂愁,有時帶來喜悅。在歌聲中,落花隨水流去,明天又有人要千里迢迢地離去。
賞析:
《點絳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離別和重逢的情感體驗。詩人將春風作為時間的指示器,十日的春風吹開了一年間的桃李花開。離別后的重逢并非順利,詩人借用南柯驚起的典故,暗示了他們之間曲折的經歷和重逢的不易。在歸來的路途中,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與思考溢于言表,展現了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洞察。詩末描繪的歌聲、落花和流水,更加凸顯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離合。整首詩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離別與重逢所帶來的喜怒哀樂,以及對生命變遷的感慨與領悟,流露出一種深情厚意的情感。
“南柯驚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jiàng chún zuò bié
絳唇作別
shí rì chūn fēng, chuī kāi yī suì jiān táo lǐ.
十日春風,吹開一歲間桃李。
nán kē jīng qǐ.
南柯驚起。
guī tà chūn fēng wěi.
歸踏春風尾。
shì shì wú píng, ǒu ěr chéng yōu xǐ.
世事無憑,偶爾成憂喜。
gē shēng lǐ.
歌聲里。
luò huā liú shuǐ.
落花流水。
míng rì rén qiān lǐ.
明日人千里。
“南柯驚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