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殢花待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柳殢花待暖”全詩
官柳殢花待暖。
君愁入傷闕眼。
芳草綠、斷云歸雁。
酒重斟,須再勸。
今夕近、明朝乍遠。
到時暗花飛亂。
千里斷腸春不管。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夢蘭堂(送史誼伯倅潼川)》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蘭堂(送史誼伯倅潼川)》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雨洗凈塵埃,淡煙蔓延在傍晚。
官柳已經花殢等待著溫暖。
你的憂愁進入了傷闕的眼眸。
芳草已綠,斷云歸來的雁兒。
酒需要再次斟滿,再勸你一次。
今夜臨近,明天又會遙遠。
到那時,暗花飛舞紛亂。
千里之外,春天無情地斷了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惆悵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以小雨洗凈塵埃、淡煙蔓延在傍晚描繪了安靜而凄美的離別氛圍。官柳已經含苞待放,象征著春天的到來,而作者的友人卻要離開,無法親眼目睹這美好的景象,引發了作者的憂愁。
詩中的“君愁入傷闕眼”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傷感和憂愁之情,這里的“傷闕眼”意指淚眼模糊,流淚不止。
接著,詩中出現了“芳草已綠,斷云歸來的雁兒”的描寫,表達了季節的更替和時光的流轉,但是在這樣的時光變遷中,離別之痛卻無法改變。
“酒重斟,須再勸”,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殷勤款待和不舍之情,希望能再次斟滿酒杯,再次勸友人多留一會。
“今夜近,明朝乍遠”,表達了離別的矛盾心情,今夜雖然臨近,但明天離別的距離卻是遙遠的。
最后的兩句,“到時暗花飛亂,千里斷腸春不管”,以意象的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悲傷和思念,離別時的情感如同飛舞的花瓣一樣凌亂,而千里之外的春天卻無法關懷離別之人的悲傷,使人感到心碎。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惋惜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展現了離別時的凄涼與無奈,以及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流轉。
“官柳殢花待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lán táng sòng shǐ yì bó cuì tóng chuān
夢蘭堂(送史誼伯倅潼川)
xiǎo yǔ qīng chén dàn yān wǎn.
小雨清塵淡煙晚。
guān liǔ tì huā dài nuǎn.
官柳殢花待暖。
jūn chóu rù shāng quē yǎn.
君愁入傷闕眼。
fāng cǎo lǜ duàn yún guī yàn.
芳草綠、斷云歸雁。
jiǔ zhòng zhēn, xū zài quàn.
酒重斟,須再勸。
jīn xī jìn míng cháo zhà yuǎn.
今夕近、明朝乍遠。
dào shí àn huā fēi luàn.
到時暗花飛亂。
qiān lǐ duàn cháng chūn bù guǎn.
千里斷腸春不管。
“官柳殢花待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