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存有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居存有位”全詩
獨言五日歸,未道千秋去。
鄉亭春水綠,昌閣寒光暮。
昔為晝錦游,今成逝川路。
歸路秦城下,寒云慘平田。
故園滄海邊,綠柳覆平川。
送客異他日,還舟殊昔年。
華亭有明日,長向隴頭懸。
劍水千人石,荊江萬里流。
英英有君子,才德滿中州。
明道俟良佐,惟賢初薄游。
生涯一朝盡,寂寞夜臺幽。
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
鳴玉朝雙闕,垂纓游兩地。
朝夕既論思,春秋仍書事。
何言魯聲伯,忽下瓊珠淚。
令德棄人世,明朝降寵章。
起居存有位,著作沒為郎。
寒水落南浦,月華虛北堂。
松門一長想,仿佛見清揚。
分類: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陸著作挽歌》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自說五天回來,沒有道千秋離開。
鄉亭碧水綠,昌閣寒冷光晚。
從前是白天錦游,如今成馳川路。
歸路秦城下,冷云、平田。
故園大海邊,綠柳覆蓋平川。
送客人不同一天,回到了船上不同往年。
華亭有第二天,長向隴頭懸。
劍水千人石,荊江萬里流。
精英有君子,有才有德滿中國。
明道等良佐,只有賢明開始出游。
生涯一下子全部,寂寞夜里臺幽。
華美策好名聲,仙掖在清位。
鳴玉朝雙闕,垂纓游兩地。
早晚已經研究,《春秋》又記載。
為什么說魯國聲伯,忽然下瓊淚珠。
美德棄人世,第二天降印章。
起居生存有位,著作淪為郎。
冷水落南浦,月華虛北堂。
松門一長想,仿佛看見清揚。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起居存有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zhù zuò wǎn gē
陸著作挽歌
shì yè jiāng hú cè, jiāo yuán xiū mù chù.
世業江湖側,郊原休沐處。
dú yán wǔ rì guī, wèi dào qiān qiū qù.
獨言五日歸,未道千秋去。
xiāng tíng chūn shuǐ lǜ, chāng gé hán guāng mù.
鄉亭春水綠,昌閣寒光暮。
xī wèi zhòu jǐn yóu, jīn chéng shì chuān lù.
昔為晝錦游,今成逝川路。
guī lù qín chéng xià, hán yún cǎn píng tián.
歸路秦城下,寒云慘平田。
gù yuán cāng hǎi biān, lǜ liǔ fù píng chuān.
故園滄海邊,綠柳覆平川。
sòng kè yì tā rì, hái zhōu shū xī nián.
送客異他日,還舟殊昔年。
huá tíng yǒu míng rì, zhǎng xiàng lǒng tóu xuán.
華亭有明日,長向隴頭懸。
jiàn shuǐ qiān rén shí, jīng jiāng wàn lǐ liú.
劍水千人石,荊江萬里流。
yīng yīng yǒu jūn zǐ, cái dé mǎn zhōng zhōu.
英英有君子,才德滿中州。
míng dào qí liáng zuǒ, wéi xián chū báo yóu.
明道俟良佐,惟賢初薄游。
shēng yá yī zhāo jǐn, jì mò yè tái yōu.
生涯一朝盡,寂寞夜臺幽。
jīn táng cè lìng míng, xiān yē jū qīng wèi.
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
míng yù cháo shuāng quē, chuí yīng yóu liǎng dì.
鳴玉朝雙闕,垂纓游兩地。
zhāo xī jì lùn sī, chūn qiū réng shū shì.
朝夕既論思,春秋仍書事。
hé yán lǔ shēng bó, hū xià qióng zhū lèi.
何言魯聲伯,忽下瓊珠淚。
lìng dé qì rén shì, míng cháo jiàng chǒng zhāng.
令德棄人世,明朝降寵章。
qǐ jū cún yǒu wèi, zhù zuò méi wèi láng.
起居存有位,著作沒為郎。
hán shuǐ luò nán pǔ, yuè huá xū běi táng.
寒水落南浦,月華虛北堂。
sōng mén yī cháng xiǎng, fǎng fú jiàn qīng yáng.
松門一長想,仿佛見清揚。
“起居存有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