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盡青青打盡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踏盡青青打盡紅”全詩
短帽輕衫行信馬。
過盡春風。
踏盡青青打盡紅。
舞鸞歌鳳。
人面湖光紅影動。
醉眼歸時。
人在朱樓曲角西。
作者簡介(元絳)

元絳(1008—1083),字厚之,錢塘人,一說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學家。祖籍南城縣東興鄉蘇源村(今江西省黎川縣荷源鄉蘇源村)人,祖父元德昭為五代吳越丞相,遂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歲能作詩。以廷試誤賦韻,得學究出身。再舉登第,調江寧推官。遷江西轉運判官,知臺州。儂智高反嶺南,宿軍邕州;絳供軍餉有功。累遷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后罷知潁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豐六年卒,年76,謚“章簡”。著有《玉堂集》、《全宋詞》存其詞2首,《宋詩紀事》存其詩6首。
《減字木蘭花》元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減字木蘭花》
朝代:宋代
作者:元絳
綠楊陰下。短帽輕衫行信馬。
過盡春風。踏盡青青打盡紅。
舞鸞歌鳳。人面湖光紅影動。
醉眼歸時。人在朱樓曲角西。
中文譯文:
在綠楊樹的陰影下,戴著短帽、穿著輕衫的人騎著快馬行駛。
經歷了綿延不斷的春風,踐踏了一路青草,打碎了一路紅花。
翩翩起舞如鳳,歌唱如鸞,人們的面容在湖光中泛起紅色的倒影。
迷醉的眼神隨著歸程,人在朱樓曲角的西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減字木蘭花》是元絳創作的作品,通過描繪春景和追溯人物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慨與思考。
首先,詩人以綠楊樹的陰影作為背景,描述了一個人騎著快馬穿行的場景。短帽和輕衫暗示著此人的身份,可能是一位游子或行旅中的文人。
接著,詩人運用春風、青草和紅花等自然意象,表達了經歷了春天的風景和人生的變遷。詩中的“過盡春風”暗示了時光的流逝,而“踏盡青青打盡紅”則寄托了對青春和美好時光的追憶。
隨后,詩人以舞鸞和歌鳳的形象,描繪了人們在湖光中舞動的場景。這里的湖光紅影可以理解為美好時刻的投影,而人面則可能指的是人們的容顏或情感。
最后,詩人以“醉眼歸時”和“人在朱樓曲角西”作為結尾,表現了人物的離別和思歸之情。醉眼歸時暗示了詩人在追尋美好時光的過程中,漸漸陶醉并即將結束。而人在朱樓曲角西則暗示了人物即將離開的場景,同時也抒發了對家鄉或過去生活的思念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減字木蘭花》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時光和故鄉的懷念之情。
“踏盡青青打盡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lǜ yáng yīn xià.
綠楊陰下。
duǎn mào qīng shān xíng xìn mǎ.
短帽輕衫行信馬。
guò jǐn chūn fēng.
過盡春風。
tà jǐn qīng qīng dǎ jǐn hóng.
踏盡青青打盡紅。
wǔ luán gē fèng.
舞鸞歌鳳。
rén miàn hú guāng hóng yǐng dòng.
人面湖光紅影動。
zuì yǎn guī shí.
醉眼歸時。
rén zài zhū lóu qū jiǎo xī.
人在朱樓曲角西。
“踏盡青青打盡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