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陰風度遠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才子陰風度遠關”全詩
清愁曾向畫圖看。
山銜斗柄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
新路陌,舊江干。
崎嶇誰嘆客程難。
臨風更聽昭華笛,簌簌梅花滿地殘。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王詵)

王詵(1048-1104后),北宋畫家。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后徙開封(今屬河南)。熙寧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國大長公主,拜左衛將軍、駙馬都尉。元豐二年,因受蘇軾牽連貶官。元祐元年(1086)復登州刺史、駙馬都尉。擅畫山水,學王維、李成,喜作煙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潤明潔,青綠設色高古絕俗。亦能書,善屬文。其詞語言清麗,情致纏綿,音調諧美。存世作品有《漁村小雪圖》《煙江疊嶂圖》《溪山秋霽圖》等。
《鷓鴣天》王詵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王詵所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才子陰風度遠關。
清愁曾向畫圖看。
山銜斗柄三星沒,
雪共月明千里寒。
新路陌,舊江干。
崎嶇誰嘆客程難。
臨風更聽昭華笛,
簌簌梅花滿地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才子在寒冷的冬天中游歷遠方的景象。才子孤獨地行走在寒冷的山間,感受到了遠離家鄉的憂愁。他曾經在畫作中尋找過慰藉。山脈隱沒在濃霧中,沒有一絲星光,大雪和明亮的月亮一起使寒冷蔓延了千里。他走在新的路上,經過熟悉的江岸。艱險的旅途讓他和誰都同情。他站在風中,傾聽著遠處傳來的笛聲,看到滿地凋零的梅花。
賞析:
《鷓鴣天》以冬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才子的旅途和內心感受,表達了離鄉背井的孤寂和迷茫。詩中運用了寒冷的自然景觀來烘托才子的心情,清愁和孤獨的情感在詩中得到了生動的描繪。才子游歷的山脈被濃霧所掩蓋,沒有星光照耀,大雪和明亮的月亮共同營造出寒冷的氛圍。新舊交替的道路象征著才子人生旅途中的轉變和挑戰,而崎嶇不平的路途讓他感嘆客程的艱辛。然而,他仍然在風中傾聽著昭華笛的聲音,這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描繪了滿地殘落的梅花,象征著才子內心的凋零和無奈。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內心情感交織的方式,展現了才子在異鄉漂泊的內心體驗。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才子的情感抒發,表達了對家鄉和溫暖的向往,以及在陌生環境中的孤獨和無助。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寒冷和孤寂的感覺,同時也喚起了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共鳴。
“才子陰風度遠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cái zǐ yīn fēng dù yuǎn guān.
才子陰風度遠關。
qīng chóu céng xiàng huà tú kàn.
清愁曾向畫圖看。
shān xián dǒu bǐng sān xīng méi, xuě gòng yuè míng qiān lǐ hán.
山銜斗柄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
xīn lù mò, jiù jiāng gān.
新路陌,舊江干。
qí qū shuí tàn kè chéng nán.
崎嶇誰嘆客程難。
lín fēng gèng tīng zhāo huá dí, sù sù méi huā mǎn dì cán.
臨風更聽昭華笛,簌簌梅花滿地殘。
“才子陰風度遠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