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春來苦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塞北春來苦寒”全詩
歸雁。
飲啄江南南岸。
將飛卻下盤桓。
塞北春來苦寒。
苦寒、苦寒、寒苦。
藻荇欲生且住。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調嘯詞(二之二)》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調嘯詞(二之二)》是蘇轍所作,描繪了歸雁在江南南岸飲啄之后,即將飛行卻在空中停留盤旋的情景。詩中還表達了塞北春天的苦寒之感,以及藻荇欲生卻又不得停留的無奈之情。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歸雁。歸雁。飲啄江南南岸。
Returning geese, returning geese, drinking and pecking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river.
將飛卻下盤桓。塞北春來苦寒。
About to fly, yet lingering in the air. The spring in the north is bitterly cold.
苦寒、苦寒、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Bitter cold, bitter cold, cold and bitter. The water plants are eager to grow, yet unable to stay.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歸雁的行為和塞北春天的寒冷氣候,表達了離別和無奈的情感。歸雁即將飛行,但卻在空中徘徊不去,可能是因為舍不得離開江南的美景和溫暖,或者是為了等待其他同伴。詩中的塞北春天描述了北方寒冷的氣候,給歸雁帶來了苦寒之感,進一步突顯了歸雁離開的無奈和不舍。最后一句表達了藻荇欲生卻不能停留的境況,可能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心情,感嘆事物的無常和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歸雁的行為和北方的寒冷氣候,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情離別和無奈的情感。讀者在賞析時可以感受到離別的憂傷和無奈的心境,同時也可以從中領悟到人生變幻無常的真理。
“塞北春來苦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o xiào cí èr zhī èr
調嘯詞(二之二)
guī yàn.
歸雁。
guī yàn.
歸雁。
yǐn zhuó jiāng nán nán àn.
飲啄江南南岸。
jiāng fēi què xià pán huán.
將飛卻下盤桓。
sài běi chūn lái kǔ hán.
塞北春來苦寒。
kǔ hán kǔ hán hán kǔ.
苦寒、苦寒、寒苦。
zǎo xìng yù shēng qiě zhù.
藻荇欲生且住。
“塞北春來苦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