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壽斝兒孫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來壽斝兒孫奉”全詩
朝來壽斝兒孫奉。
憂患已空無復痛。
心不動。
此間自有千鈞重。
早歲文章供世用。
中年禪味疑天縱。
石塔成時無一縫。
誰與共。
人間天上隨他送。
分類: 漁家傲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漁家傲(和門人祝壽)》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和門人祝壽)》是一首蘇轍的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十余年真一夢,
朝來壽斝兒孫奉。
憂患已空無復痛,
心不動,
此間自有千鈞重。
早歲文章供世用,
中年禪味疑天縱。
石塔成時無一縫,
誰與共,
人間天上隨他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轍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的開頭,他表示自己已經度過七十多年的人生,感覺如同一場夢境,暗喻人生短暫而虛幻。
在作者的生命旅程中,來到這個壽宴的場合,他的子孫們恭敬地為他祝壽。此時,過去的憂患已經消散,不再帶來痛苦。作者的內心平靜安寧,不再受外界干擾和動蕩的困擾。他感受到了此刻的珍貴和無比重要。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蘇轍在他的人生早期和中年所經歷的兩種不同境界。早年間,他的文學才華為世人所用,他的作品被廣泛傳頌。而到了中年,他對禪宗的體悟和領悟讓他懷疑起人生經歷是否是上天所賜予的。他提到了石塔,暗示著他修行的成果,石塔完美無缺,沒有一絲破綻。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豁達和超脫。他問道,誰能共享他的感悟和領悟?無論是人間還是天上,他將自己的心境隨意地賦予給大自然,與之相融。這是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表達了蘇轍對于人生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界的傾慕。
整首詩詞通過對人生境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領悟。他在歲月的洗禮下,逐漸體悟到人生的短暫和虛幻,以及超越塵世的境界。這種超脫和豁達的心態,讓人感受到一種深邃的哲理和寧靜的力量。
“朝來壽斝兒孫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hé mén rén zhù shòu
漁家傲(和門人祝壽)
qī shí yú nián zhēn yī mèng.
七十馀年真一夢。
zhāo lái shòu jiǎ ér sūn fèng.
朝來壽斝兒孫奉。
yōu huàn yǐ kōng wú fù tòng.
憂患已空無復痛。
xīn bù dòng.
心不動。
cǐ jiān zì yǒu qiān jūn zhòng.
此間自有千鈞重。
zǎo suì wén zhāng gōng shì yòng.
早歲文章供世用。
zhōng nián chán wèi yí tiān zòng.
中年禪味疑天縱。
shí tǎ chéng shí wú yī fèng.
石塔成時無一縫。
shuí yǔ gòng.
誰與共。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suí tā sòng.
人間天上隨他送。
“朝來壽斝兒孫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