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嬋娟兩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嬋娟兩畔”全詩
旌旆出西郊,擁笙歌、嬋娟兩畔。
東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馭悄,古風間,謾動吟人嘆。
天邊身世,況值重華旦。
擊壞訪遺民,想如云、望中不斷。
功名休論,齊楚共唐虞,開口笑,插花歸,更候清秋晚。
分類: 驀山溪
作者簡介(黃裳)
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卒贈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黃裳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和詞人,其詞語言明艷,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詞作以《減字木蘭花》最為著名,流傳甚廣。
《驀山溪(臘日游堯山)》黃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驀山溪(臘日游堯山)》是宋代黃裳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驀山溪(臘日游堯山)》
春前信息,到處歡聲滿。
旌旆出西郊,擁笙歌、嬋娟兩畔。
東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馭悄,古風間,謾動吟人嘆。
天邊身世,況值重華旦。
擊壞訪遺民,想如云、望中不斷。
功名休論,齊楚共唐虞,開口笑,插花歸,更候清秋晚。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天之前的消息,到處充滿歡聲。
旌旗在西郊升起,笙歌和美麗的女子相伴。
東巡的事情已經過去,只剩下雪山,仙馭悄悄,古風之間,無端地觸動吟唱者的嘆息。
身處天邊的人生境遇,更何況是在重要的時刻。
打破禁忌去尋找遺民,想象像云一樣,望不盡的遠方。
功名已經不再談論,齊楚與唐虞共同,開口笑,插花歸,更期待著清秋的晚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游覽堯山的情景,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反思。
詩的開篇以春天來臨之前的消息為入口,描繪了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的景象,預示著喜慶和繁榮的到來。接著,詩人描繪了東巡時的盛況,旌旗招展,笙歌歡樂,美麗的女子們在旁邊陪伴,展現了一幅熱鬧喜慶的畫面。
然而,接下來的幾句詩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的失望和對過去的懷念。詩人提到東巡事情已經過去,只剩下雪山,仙馭悄悄,古風之間,這里表達了對現實的冷漠和遺憾。詩人感嘆現實中的吟唱者們只是受到了一時的觸動,而無法真正領會到詩人內心的苦悶。
然后詩人提到了身處天邊的人生境遇,表示自己正處在重要的時刻,暗示了自己有著追求功名的心愿。擊壞訪遺民一句則表達了詩人希望打破限制去追尋過去輝煌時代的遺跡,而想象如云、望中不斷則表現了對未來的無限遐想與憧憬。
最后幾句詩則回歸到現實,詩人表示功名已經不再談論,而是齊楚與唐虞共同,意味著詩人希望能夠超越功名利祿,追求更高尚的境界。開口笑,插花歸則表達了對現實的釋然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更候清秋晚,暗示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清秋時節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喜慶、東巡盛況、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反思,表現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超越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通過描繪熱鬧喜慶和靜寂雪山的對比,以及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與追求,以及對美好生活和自由境界的向往。
“嬋娟兩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ān xī là rì yóu yáo shān
驀山溪(臘日游堯山)
chūn qián xìn xī, dào chù huān shēng mǎn.
春前信息,到處歡聲滿。
jīng pèi chū xī jiāo, yōng shēng gē chán juān liǎng pàn.
旌旆出西郊,擁笙歌、嬋娟兩畔。
dōng xún shì wǎng, kōng yǒu xuě zhōng shān, xiān yù qiāo, gǔ fēng jiān, mán dòng yín rén tàn.
東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馭悄,古風間,謾動吟人嘆。
tiān biān shēn shì, kuàng zhí zhòng huá dàn.
天邊身世,況值重華旦。
jī huài fǎng yí mín, xiǎng rú yún wàng zhōng bù duàn.
擊壞訪遺民,想如云、望中不斷。
gōng míng xiū lùn, qí chǔ gòng táng yú, kāi kǒu xiào, chā huā guī, gèng hòu qīng qiū wǎn.
功名休論,齊楚共唐虞,開口笑,插花歸,更候清秋晚。
“嬋娟兩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