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控淮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下控淮津”全詩
山放凝云低鳳翅,潮生輕浪卷龍鱗。
清洗古今愁。
天盡處,風水接西濱。
錦里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
愁殺渡江人。
分類: 定風波
作者簡介(仲殊)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定風波(十·京口)》仲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定風波(十·京口)》是宋代詩人仲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
山放凝云低鳳翅,潮生輕浪卷龍鱗。
清洗古今愁。
天盡處,風水接西濱。
錦里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
愁殺渡江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風景如畫的場景,同時也抒發了詩人的愁苦之情。詩中描述了南方徐州地區的美景,以及人們在這美景中所感受到的愁緒。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手法描繪了南徐州的風光。"南徐好,直下控淮津"表達了南徐州地區景色綺麗、優美的特點。"山放凝云低鳳翅,潮生輕浪卷龍鱗"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山的高聳和水的洶涌。這些景物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美麗。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詩人的愁緒。"清洗古今愁"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愁苦感受。"天盡處,風水接西濱"揭示出詩人希望通過風水的力量來尋求心靈的安寧和寬慰。
最后兩句"錦里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愁殺渡江人"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錦里不傳溪上信"暗指與親友的分離和無法傳遞消息的痛苦。"楊花猶見渡頭春"則描繪了春天到來,但詩人心中的愁緒卻依然無法散去。最后一句"愁殺渡江人"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沉重愁悶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美景和抒發愁苦之情,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詩中呈現出一種復雜而深沉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感受的空間。
“直下控淮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fēng bō shí jīng kǒu
定風波(十·京口)
nán xú hǎo, zhí xià kòng huái jīn.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
shān fàng níng yún dī fèng chì, cháo shēng qīng làng juǎn lóng lín.
山放凝云低鳳翅,潮生輕浪卷龍鱗。
qīng xǐ gǔ jīn chóu.
清洗古今愁。
tiān jǐn chù, fēng shuǐ jiē xī bīn.
天盡處,風水接西濱。
jǐn lǐ bù chuán xī shàng xìn, yáng huā yóu jiàn dù tóu chūn.
錦里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
chóu shā dù jiāng rén.
愁殺渡江人。
“直下控淮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