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香飄金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線香飄金獸”全詩
一線香飄金獸。
朱闌倚遍黃昏后。
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于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墻東柳。
春色年年如舊。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翻譯及注釋
翻譯
戶外的風吹進疏簾,香爐里飄起一線香煙。黃昏后倚遍紅色的欄桿,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別離的滋味比酒還濃釅,令人瘦損病懨懨。此情比不上墻東的楊柳,春泉時柳色依舊如去年。
注釋
①秋蕊香:詞牌名,雙調48字, 仄韻,又有同名慢詞,雙調97字,平韻。
②疏疏:稀疏。
③金獸:獸形的香爐。
④朱欄,紅色欄桿。
⑤月華:月光。
⑥著人:使人。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鑒賞
上片寫景,由室內寫到簾外,是寓情于景。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這兩句通過對細風透進簾幕、香爐縷縷飄香的描繪,明寫官妓劉淑奴閨房的幽雅芳美,暗寫前來幽會告別的環境氣氛,隱含越是美好、越是值得留戀,越是幽靜、越是格外凄清的弦外之音。
“朱欄倚遍黃昏后”二句,緊承首二句而來,由室內轉而寫室外,由黃昏寫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欄桿、凝視著畫廊上如晝月光的生動畫面,傳達出回憶往昔并肩倚欄,攜手賞月,而今戀戀不舍,依依惜別的愁緒。原來她從寂寞空房的爐煙裊裊記起當時兩情綣繾的往事,如今離分兩地,叫人思量。所以她不禁由室內走出簾外,在朱欄繞護的回廊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欄望著,從白天盼到黃昏,從黃昏盼到浩月流輝的深夜。“月華如晝”,說明這是一個月白風清的良夜,往日相聚,兩人濃情密意,喁喁低語,何等歡愛;可是而今天各一方,形單影只,欲語無人誰訴。教人深深惆悵。上片四句全部寫景,而字里行間則洋溢著離愁別緒,因為往昔天天如此,而從今以后卻不復再見了,對景傷情,萬般無奈之意,盡在不言中了。這兩句主要從時間上著筆,寫離別之人從黃昏到深夜,倚遍欄桿,離愁無限,對月無緒的痛苦情態。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上片寫法正是如此。
下片在上片寫景的基礎上,著重抒情,借外景反襯內心的苦悶,是以景襯情。
“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這兩句是全詞的主調,這種“別離滋味”只有自己深深地感到,要說出來卻又十分抽象。詞人在這里用“濃于酒”一詞來形容描寫這種離愁別緒的濃烈程度,這就使抽象的情感物態化、具體、形象,它不僅將比酒更濃烈的離愁別恨極為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來,而且將詞人借酒澆愁的神態巧妙勾出,收到一箭雙雕的藝術效果。正因為如此,“著人瘦”一句便水到渠成,落到了實處。這種離愁竟使人為之憔悴,其滋味便可想而知了。
“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緊承前句而來,前兩句寫離愁滋味超過濃酒,進行正面對比;這兩句寫別情不及墻柳,則從反面襯托:柳葉只枯黃萎落于一時,春風一吹,柳色如故。言外之意,人一離別,各自天涯,是否能再續舊情,可就說不準了。這一反襯,由眼前的墻東柳觸發而起,既信手拈來,又新奇貼切,極為深切地道出了內心深處的惆悵之情和纏綿悱惻之意,這就成為全詞的點睛之筆。
這首詞寫景純用白描,毫不雕飾,清新流麗,而情寓其中;寫情,直抒胸臆,決不做作,層層轉跌,入木三分。其中絕無香澤綺羅之態,唯有不加矯飾之情。使詞作具有清新流麗的風格特征。(池萬興)這首詞風調清麗,情致纏綿,在婉約詞中也屬上乘之作。 (鄭臨川)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創作背景
據說張耒在許州作官時,曾愛上一個名叫劉淑奴的歌伎,他卸任離開許州以后,為思念劉淑奴寫過兩首歌詞,《秋蕊香》便是其中的一首,用代言體手法,寫對方相思的濃摯深情。“一線香飄金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uǐ xiāng
秋蕊香
lián mù shū shū fēng tòu.
簾幕疏疏風透。
yī xiàn xiāng piāo jīn shòu.
一線香飄金獸。
zhū lán yǐ biàn huáng hūn hòu.
朱闌倚遍黃昏后。
láng shàng yuè huá rú zhòu.
廊上月華如晝。
bié lí zī wèi nóng yú jiǔ.
別離滋味濃于酒。
zhe rén shòu.
著人瘦。
cǐ qíng bù jí qiáng dōng liǔ.
此情不及墻東柳。
chūn sè nián nián rú jiù.
春色年年如舊。
“一線香飄金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