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箬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蓑衣箬笠”全詩
千里好江山,都盡是、君恩賜與。
風勾月引,催上泛宅時,酒傾玉,鲙堆雪,總道神仙侶。
蓑衣箬笠,更著些兒雨。
橫笛兩三聲,晚云中、驚鷗來去。
欲煩妙手,寫入散人圖,蝸角名,蠅頭利,著甚來由顧。
分類: 驀山溪
《驀山溪》王仲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驀山溪》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仲甫。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掛冠神武,來作煙花主。
千里好江山,都盡是、君恩賜與。
風勾月引,催上泛宅時,酒傾玉,鲙堆雪,總道神仙侶。
蓑衣箬笠,更著些兒雨。
橫笛兩三聲,晚云中、驚鷗來去。
欲煩妙手,寫入散人圖,蝸角名,蠅頭利,著甚來由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自由自在、悠閑隨性的散人生活。詩人王仲甫自稱"掛冠神武",指的是他摒棄了封建社會的功名利祿,選擇了隱居的生活方式。他以"煙花主"的身份來到山溪之間,享受著自然的恩賜。
詩中提到的"千里好江山"指的是他所隱居的地方,處處都是君王的賞賜。"風勾月引"描述了風吹動月亮的情景,暗示詩人以自然為伴,與月亮和風一起享受山溪的寧靜。他暢飲美酒,將酒傾入玉杯,雪堆在鯉魚身上,詩人感慨這樣的生活仿佛是與神仙為伍。
詩中出現的"蓑衣箬笠"是散人的裝束,"更著些兒雨"表明詩人不介意雨水的打擾。橫笛的幾聲響起,晚云中的驚鷗時而飛來,時而飛去,給詩人帶來了一絲驚喜和樂趣。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他希望能夠煩擾一位妙手,將自己的生活寫入散人的圖譜中,即使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能夠被后人所知。他嘲諷了那些蝸角之爭的名利和微不足道的私利,對于這些瑣碎的事情,他不再關注。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示了詩人追求自由、享受自然、擺脫塵世的心境。通過描繪山溪的寧靜、風月的美麗和自己的隱居生活,詩人表達了對繁瑣世事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這首詩詞充滿了閑適、自由的情懷,展現了宋代散人文化的特點。
“蓑衣箬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ān xī
驀山溪
guà guān shén wǔ, lái zuò yān huā zhǔ.
掛冠神武,來作煙花主。
qiān lǐ hǎo jiāng shān, dōu jìn shì jūn ēn cì yǔ.
千里好江山,都盡是、君恩賜與。
fēng gōu yuè yǐn, cuī shàng fàn zhái shí, jiǔ qīng yù, kuài duī xuě, zǒng dào shén xiān lǚ.
風勾月引,催上泛宅時,酒傾玉,鲙堆雪,總道神仙侶。
suō yī ruò lì, gèng zhe xiē ér yǔ.
蓑衣箬笠,更著些兒雨。
héng dí liǎng sān shēng, wǎn yún zhōng jīng ōu lái qù.
橫笛兩三聲,晚云中、驚鷗來去。
yù fán miào shǒu, xiě rù sǎn rén tú, wō jiǎo míng, yíng tóu lì, zhe shén lái yóu gù.
欲煩妙手,寫入散人圖,蝸角名,蠅頭利,著甚來由顧。
“蓑衣箬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