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勒狨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勒狨鞍”全詩
路漸入、垂楊芳草。
過平堤,穿綠逕,幾聲啼鳥。
是處里,誰家杏花臨水,依約靚妝窺照。
極目高原,東風露桃煙島。
望十里、紅圍綠遙。
更相將、乘酒興,幽情多少。
待向晚、從頭記將歸去,說與鳳樓人道。
分類: 踏青游
作者簡介(王詵)

王詵(1048-1104后),北宋畫家。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后徙開封(今屬河南)。熙寧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國大長公主,拜左衛將軍、駙馬都尉。元豐二年,因受蘇軾牽連貶官。元祐元年(1086)復登州刺史、駙馬都尉。擅畫山水,學王維、李成,喜作煙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潤明潔,青綠設色高古絕俗。亦能書,善屬文。其詞語言清麗,情致纏綿,音調諧美。存世作品有《漁村小雪圖》《煙江疊嶂圖》《溪山秋霽圖》等。
《踏青游》王詵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青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詵。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曉。
路漸入、垂楊芳草。
過平堤,穿綠逕,幾聲啼鳥。
是處里,誰家杏花臨水,依約靚妝窺照。
極目高原,東風露桃煙島。
望十里、紅圍綠遙。
更相將、乘酒興,幽情多少。
待向晚、從頭記將歸去,說與鳳樓人道。
詩詞的中文譯文:
黃金勒在狨毛鞍上,西城的清晨春寒。
小路逐漸進入,垂柳和芳草相伴。
經過平壩,穿過綠茵小徑,幾聲鳥鳴。
在那個地方,誰家的杏花臨水,依約妝飾美麗。
遠望高原,東風帶來桃花的香氣。
眺望十里,紅色的圍墻和綠色的遠景。
彼此相互邀請,共同飲酒,情感幽深而豐富。
待到傍晚,從頭開始回去,告訴鳳樓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早晨,詩人踏青游玩的情景。詩人先描述了自己騎在金色馬鞍上,感受到春天的寒意。他沿著小路走進了一片垂柳和芳草的環境,聽到幾聲鳥鳴。在路的盡頭,他看到一家人的院子,院子里的杏花依偎在水邊,美麗如畫。接著,詩人目光遠望,看見了遠處的高原,東風吹來桃花的香氣,美麗的景色使他陶醉。他繼續眺望,看到了十里外的紅色圍墻和綠色的遠景,景色迷人。最后,詩人邀請其他人一起喝酒,共同分享幽情的美好時光。當夜晚來臨時,他準備重新開始回程,并告訴鳳樓的人這段經歷。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詩中的垂柳、芳草、杏花、桃花等景物形象生動,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詩人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向往,詩中的邀請共飲、共賞景色等描寫,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傳遞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向往,給人以愉悅的閱讀體驗。
“金勒狨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qīng yóu
踏青游
jīn lēi róng ān, xī chéng nèn hán chūn xiǎo.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曉。
lù jiàn rù chuí yáng fāng cǎo.
路漸入、垂楊芳草。
guò píng dī, chuān lǜ jìng, jǐ shēng tí niǎo.
過平堤,穿綠逕,幾聲啼鳥。
shì chù lǐ, shuí jiā xìng huā lín shuǐ, yī yuē jìng zhuāng kuī zhào.
是處里,誰家杏花臨水,依約靚妝窺照。
jí mù gāo yuán, dōng fēng lù táo yān dǎo.
極目高原,東風露桃煙島。
wàng shí lǐ hóng wéi lǜ yáo.
望十里、紅圍綠遙。
gèng xiāng jiāng chéng jiǔ xìng, yōu qíng duō shǎo.
更相將、乘酒興,幽情多少。
dài xiàng wǎn cóng tóu jì jiāng guī qù, shuō yǔ fèng lóu rén dào.
待向晚、從頭記將歸去,說與鳳樓人道。
“金勒狨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