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續聲中為誰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續聲中為誰苦”全詩
斷續聲中為誰苦。
陣云行碧落,舒卷光陰,秋意爽,俄作晴空驟雨。
明珠無限數。
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對庭戶。
莫負晝如年,況有清尊,披襟坐、水風來處。
信美景良辰、自古難并,既不遇多才,豈能歡聚。
分類: 洞仙歌
作者簡介(黃裳)
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卒贈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黃裳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和詞人,其詞語言明艷,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詞作以《減字木蘭花》最為著名,流傳甚廣。
《洞仙歌(暑中)》黃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仙歌(暑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裳。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亂蟬何事,冒暑吟如訴。
斷續聲中為誰苦。
陣云行碧落,舒卷光陰,秋意爽,
俄作晴空驟雨。明珠無限數。
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對庭戶。
莫負晝如年,況有清尊,披襟坐、水風來處。
信美景良辰、自古難并,既不遇多才,豈能歡聚。
詩詞中描述了一個夏日的景象。蟬雖然是夏季常見的昆蟲,但它們的鳴叫聲仍然讓人感到炎熱,仿佛它們在吟唱著自己的辛苦。作者在這種聲音的背景下,思考著一些問題。
詩中提到的"陣云行碧落"是指云彩在碧藍的天空中飄動的景象。光陰的流逝也被描述為舒卷的云彩,而秋意的爽朗卻突然轉變為晴空驟雨,表達了歲月變幻無常的特點。作者將這種變幻比作無數明珠,它們都鑲嵌在荷花中,給人以星河在庭院中展開的錯覺。
詩的結尾提到了美好的景色和時光,但由于作者沒有遇到多才多藝的人,所以無法歡聚一堂。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感到缺乏共享和分享的機會。
《洞仙歌(暑中)》通過描繪夏日景色和抒發內心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美好時光和歡聚的渴望。詩詞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意象,以及對于歲月流轉和人生的思考,具有典型的宋代文學特點。
“斷續聲中為誰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xiān gē shǔ zhōng
洞仙歌(暑中)
luàn chán hé shì, mào shǔ yín rú sù.
亂蟬何事,冒暑吟如訴。
duàn xù shēng zhōng wèi shuí kǔ.
斷續聲中為誰苦。
zhèn yún xíng bì luò, shū juàn guāng yīn, qiū yì shuǎng, é zuò qíng kōng zhòu yǔ.
陣云行碧落,舒卷光陰,秋意爽,俄作晴空驟雨。
míng zhū wú xiàn shù.
明珠無限數。
dōu zài hé huā, yí shì xīng hé duì tíng hù.
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對庭戶。
mò fù zhòu rú nián, kuàng yǒu qīng zūn, pī jīn zuò shuǐ fēng lái chù.
莫負晝如年,況有清尊,披襟坐、水風來處。
xìn měi jǐng liáng chén zì gǔ nán bìng, jì bù yù duō cái, qǐ néng huān jù.
信美景良辰、自古難并,既不遇多才,豈能歡聚。
“斷續聲中為誰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