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銀燭明如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堂銀燭明如晝”全詩
見林宗、巾墊羞蓬首。
針指花枝,線賒羅袖。
須臾兩帶還依舊。
勸君倒戴休令后。
也不須、更漉淵明酒。
寶篋深藏,濃香熏透。
為經十指如蔥手。
作者簡介(黃大臨)
《七娘子》黃大臨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娘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大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畫堂銀燭明如晝。
畫堂中鋪滿了銀燭,明亮如同白晝。
見林宗、巾墊羞蓬首。
看見宗林和巾墊的人羞愧地低下了頭。
針指花枝,線賒羅袖。
用針在花枝上繡花,用線為羅袖增添裝飾。
須臾兩帶還依舊。
片刻之間,兩條帶子依然如初。
勸君倒戴休令后。
勸告你,拿掉倒戴的帽子,不再有此舉。
也不須、更漉淵明酒。
也不必再倒滿深杯里的酒。
寶篋深藏,濃香熏透。
寶箱深藏著香料,濃香彌漫開來。
為經十指如蔥手。
那是因為常常用手指來經緯繡花的緣故,手指十分纖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畫堂中的場景。畫堂里的銀燭明亮如白晝,展現出富麗堂皇的氛圍。在這個場景中,有一個人名叫林宗,他戴著巾墊,顯得有些羞愧。另外一個人則在花枝上繡花,為羅袖增添裝飾,這些細致的工作展現了女子的溫柔和巧手。在片刻之間,兩條帶子依然保持原樣,沒有發生變化。詩人勸告大家不要再倒戴帽子,也不必再倒滿酒杯,意味著要摒棄虛華和矯揉造作的行為。寶箱里深藏著香料,彌漫出濃郁的香氣。最后,詩人用“十指如蔥手”形容女子的手指,突出她們的纖細和嫻熟。
整首詩詞以描繪畫堂中的細節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女子嫻熟技藝和溫柔美麗的贊美,同時也蘊含了對虛浮和做作的批評。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宋代社會中女子的細致和精湛的手工藝技能,同時也在反思虛浮的風尚,強調了真實和樸素的美。
“畫堂銀燭明如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niáng zǐ
七娘子
huà táng yín zhú míng rú zhòu.
畫堂銀燭明如晝。
jiàn lín zōng jīn diàn xiū péng shǒu.
見林宗、巾墊羞蓬首。
zhēn zhǐ huā zhī, xiàn shē luó xiù.
針指花枝,線賒羅袖。
xū yú liǎng dài hái yī jiù.
須臾兩帶還依舊。
quàn jūn dào dài xiū lìng hòu.
勸君倒戴休令后。
yě bù xū gèng lù yuān míng jiǔ.
也不須、更漉淵明酒。
bǎo qiè shēn cáng, nóng xiāng xūn tòu.
寶篋深藏,濃香熏透。
wèi jīng shí zhǐ rú cōng shǒu.
為經十指如蔥手。
“畫堂銀燭明如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