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南三月”全詩
猶有枝頭千點雪。
邀上芳尊。
卻占東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
南國風光都在此。
移過江來。
從此江南不復開。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仲殊)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減字木蘭花》仲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仲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南三月,猶有枝頭千點雪。
邀上芳尊,卻占東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南國風光都在此。
移過江來,從此江南不復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地區在三月的景色。詩人通過運用象征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江南春天的贊美和不舍之情。
詩的開篇寫道:“江南三月,猶有枝頭千點雪。”這里的“千點雪”用來形容花朵的白色,以及它們在枝頭上的繁盛。這一景象向讀者展示了江南春天的美麗和獨特之處。
接下來的兩句:“邀上芳尊,卻占東君一半春。”通過“芳尊”和“東君”的描繪,詩人以人物的形象來表達花朵的美麗和嬌艷。詩人邀請花朵陪伴在芳酒之前,將一半的春天留給自己。這里的“東君”可以指代春天的主宰者或代表春天的神秘力量。
詩的下半部分寫道:“尊前眼底,南國風光都在此。移過江來,從此江南不復開。”這里的“尊前”可以指代詩人自己,他在花前欣賞著江南的美景。他認為南方的山水風光都集中在這個地方,而詩人則將這些美景移植到了自己的眼前。最后一句“從此江南不復開”表達了詩人對于江南春天美景的珍惜和不舍之情。詩人暗示,一旦將這些美景移走,江南的春天將再也無法重現。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色,并通過對花朵、春天和江南的關聯表達了詩人對于美景的珍惜與不舍。詩人通過意象的運用,使讀者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獨特魅力和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渴望。
“江南三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jiāng nán sān yuè.
江南三月。
yóu yǒu zhī tóu qiān diǎn xuě.
猶有枝頭千點雪。
yāo shàng fāng zūn.
邀上芳尊。
què zhàn dōng jūn yī bàn chūn.
卻占東君一半春。
zūn qián yǎn dǐ.
尊前眼底。
nán guó fēng guāng dōu zài cǐ.
南國風光都在此。
yí guò jiāng lái.
移過江來。
cóng cǐ jiāng nán bù fù kāi.
從此江南不復開。
“江南三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