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樓鐘鼓已三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樓鐘鼓已三更”全詩
玉壺金斗夜生冰。
開窗盡見千山雪,雪未消時月正明。
蘭燼短,麝煤輕。
畫樓鐘鼓已三更。
倚欄誰唱清真曲,人與梅花一樣清。
分類: 鷓鴣天
《鷓鴣天》晁公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晁公武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笑著摘開黃柑酒微醺。
玉壺金斗夜間結冰。
打開窗戶盡覽千山雪,
當雪未融時,月正明。
蘭燼短暫,麝煤輕盈。
畫樓的鐘鼓已敲過三更。
倚著欄桿,有人唱起清真曲,
此人如同梅花一樣清澈明凈。
詩意與賞析:
《鷓鴣天》描繪了一個寒冷冬夜的景象,以及詩人對此景的感受和思考。
詩的開端,詩人笑著摘開黃柑酒,微醺的狀態使他能更好地感受到周圍的景色和氛圍。接著,他描述了夜晚的寒冷,玉壺金斗(指酒器)在夜間結冰,窗外的千山雪景盡收眼底。雪未融化時,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整個夜晚都顯得格外明亮。
接下來,詩人運用蘭燼短暫和麝煤輕盈來形容時間的流逝和物事的變幻。畫樓的鐘鼓已經敲過三更,表示深夜的時刻已經過去,人們進入了夢鄉。在這靜謐的夜晚,詩人倚著欄桿,聽到有人唱起清真曲。這里的清真曲可能指的是回族的音樂,它以其純凈、明亮的特點,與梅花一樣清新脫俗。
整首詩以描寫寒冷冬夜中的景色和氣氛為主線,通過對時間、音樂和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凈、純潔之美的追求和贊美。詩中運用了對比和隱喻的手法,使作品更富有意境和感染力。
“畫樓鐘鼓已三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xiào bāi huáng gān jiǔ bàn xǐng.
笑擘黃柑酒半醒。
yù hú jīn dòu yè shēng bīng.
玉壺金斗夜生冰。
kāi chuāng jǐn jiàn qiān shān xuě, xuě wèi xiāo shí yuè zhèng míng.
開窗盡見千山雪,雪未消時月正明。
lán jìn duǎn, shè méi qīng.
蘭燼短,麝煤輕。
huà lóu zhōng gǔ yǐ sān gēng.
畫樓鐘鼓已三更。
yǐ lán shuí chàng qīng zhēn qū, rén yǔ méi huā yí yàng qīng.
倚欄誰唱清真曲,人與梅花一樣清。
“畫樓鐘鼓已三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