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小橋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外小橋通”全詩
桃花流水,竹外小橋通。
又是一春憔悴,摘殘英、繞遍芳叢。
長安遠,平蕪盡處,疊疊但云峰。
西湖,行樂處,牙檣漾鹢,錦帳翻紅。
想年時桃李,應已成空。
欲寫相思寄與,云天闊、難覓征鴻。
空凝想,時時殘夢,依約上陽鐘。
分類: 滿庭芳
《滿庭芳(用前韻并寄)》吳儆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庭芳(用前韻并寄)》是宋代吳儆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用前韻并寄)
水滿池塘,鶯啼楊柳,燕忙知為泥融。
桃花流水,竹外小橋通。
又是一春憔悴,摘殘英、繞遍芳叢。
長安遠,平蕪盡處,疊疊但云峰。
西湖,行樂處,牙檣漾鹢,錦帳翻紅。
想年時桃李,應已成空。
欲寫相思寄與,云天闊、難覓征鴻。
空凝想,時時殘夢,依約上陽鐘。
譯文:
池塘里的水滿了,楊柳間傳來鶯啼聲,燕子忙碌著筑泥巢。
桃花隨流水飄蕩,小橋橫跨在竹林之外。
又是一個春天,一片凋零的花瓣被采摘,環繞在芳草叢中。
遠離長安的地方,平坦的原野盡頭,連綿的山峰疊疊而起。
西湖是游樂之地,船上的牙帆映照著白鷺,錦帳翻飛著紅色的帷幕。
回想起往昔的桃李芬芳,已經變得一片空虛。
想要寫下對思念的寄托,卻難覓到遠行的鴻雁在云天的遼闊中。
空中凝結著思念,時時刻刻都有殘缺的夢境,在約定的上陽鐘旁。
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用前韻并寄)》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通過描寫水滿池塘、鶯啼楊柳、燕子忙碌等自然景物,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繁華盛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桃花隨流水飄蕩、小橋通往竹外的情景,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受。
然而,詩人在描繪美景之余,也透露出一絲悲涼之情。他提到一春憔悴,摘殘英、繞遍芳叢,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美好事物的逝去。長安遠、平蕪盡處、云峰疊疊的描寫,暗示了距離和遼闊的空間,以及歲月流轉中的變遷和離別之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將目光轉向西湖,將牙檣漾鹢、錦帳翻紅的景象描繪得生動而美麗。然而,他又提到桃李芬芳的往昔已成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美好回憶的懷念之情。詩人渴望寫下對思念的寄托,卻無法找到遠行的鴻雁,暗示著對遠方親人或愛人的思念和難以實現的相聚之愿。
整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既描繪了自然美景,又透露出詩人對逝去時光和思念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種既美好又悲涼的氛圍中,引發人們對時光流轉、離別和思念的思考。同時,詩人運用細膩的語言和意象,使得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觸動。
“竹外小橋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yòng qián yùn bìng jì
滿庭芳(用前韻并寄)
shuǐ mǎn chí táng, yīng tí yáng liǔ, yàn máng zhī wèi ní róng.
水滿池塘,鶯啼楊柳,燕忙知為泥融。
táo huā liú shuǐ, zhú wài xiǎo qiáo tōng.
桃花流水,竹外小橋通。
yòu shì yī chūn qiáo cuì, zhāi cán yīng rào biàn fāng cóng.
又是一春憔悴,摘殘英、繞遍芳叢。
cháng ān yuǎn, píng wú jǐn chù, dié dié dàn yún fēng.
長安遠,平蕪盡處,疊疊但云峰。
xī hú, xíng lè chù, yá qiáng yàng yì, jǐn zhàng fān hóng.
西湖,行樂處,牙檣漾鹢,錦帳翻紅。
xiǎng nián shí táo lǐ, yīng yǐ chéng kōng.
想年時桃李,應已成空。
yù xiě xiāng sī jì yú, yún tiān kuò nán mì zhēng hóng.
欲寫相思寄與,云天闊、難覓征鴻。
kōng níng xiǎng, shí shí cán mèng, yī yuē shàng yáng zhōng.
空凝想,時時殘夢,依約上陽鐘。
“竹外小橋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