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不堪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賤不堪憂”全詩
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
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
何似鴟夷子,散發弄扁舟。
鴟夷子,成霸業,有馀謀。
致身千乘卿相,歸把釣漁鉤。
春晝五湖煙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盡悠悠。
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洲。
作者簡介(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水調歌頭》朱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是宋代朱熹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富貴有余樂,貧賤不堪憂。
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
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
何似鴟夷子,散發弄扁舟。
鴟夷子,成霸業,有余謀。
致身千乘卿相,歸把釣漁鉤。
春晝五湖煙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盡悠悠。
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洲。
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無欲無求的心境,表達了在富貴與貧賤之間對境遇淡然處之的態度。富貴與貧賤本是人生的階層差別,但朱熹認為,盡管富裕之人享受著物質的滿足和快樂,但他們無法了解天路的幽險,以及人生中的苦難,而貧賤之人卻能互相安慰和酬答彼此。詩中以東門黃犬和華亭清唳為例,展示了貧賤之人之間的友情和相互扶持。而鴟夷子則被拿來對照富貴之人,指出他們追逐權力和功成名就的勾當和虛妄之處。
在脫離了人世間的瑣碎紛爭后,作者提到了自己可以擺脫一切塵世之事,追求心靈的自由。他以春晝的五湖煙浪和秋夜的云月來描繪物外的寧靜和悠遠之美。最后,詩人把自己的追求歸結為一種放棄凡俗事務,將個人信念交于滄洲。這種灑脫的態度表達了作者希望追求思想境界和自由的心愿,與他在學術上所追求的理想相呼應。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態度的思索和展現了個人追求心靈自由的意愿。通過對貧賤和富貴之人的對比,詩中展示了貧賤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友情,以及富貴之人的虛妄和追逐權力的空虛。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希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遠離塵囂的愿望。
“貧賤不堪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fù guì yǒu yú lè, pín jiàn bù kān yōu.
富貴有馀樂,貧賤不堪憂。
shéi zhī tiān lù yōu xiǎn, yǐ fú hù xiāng chóu.
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
qǐng kàn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gèng tīng huá tíng qīng lì, qiān gǔ hèn nán shōu.
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
hé sì chī yí zi, sàn fà nòng piān zhōu.
何似鴟夷子,散發弄扁舟。
chī yí zi, chéng bà yè, yǒu yú móu.
鴟夷子,成霸業,有馀謀。
zhì shēn qiān shèng qīng xiàng, guī bǎ diào yú gōu.
致身千乘卿相,歸把釣漁鉤。
chūn zhòu wǔ hú yān làng, qiū yè yì tiān yún yuè, cǐ wài jǐn yōu yōu.
春晝五湖煙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盡悠悠。
yǒng qì rén jiān shì, wú dào fù cāng zhōu.
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洲。
“貧賤不堪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