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整烏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水整烏紗”全詩
路轉溪斜。
忘機鷗鷺立汀沙。
咫尺鐘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臨水整烏紗。
兩鬢蒼華。
故鄉心事在天涯。
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
作者簡介(吳琚)
吳琚(約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書法家,字居父,號云壑,汴(今河南開封)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動于孝宗、光宗和寧宗三朝。太寧郡王、衛王吳益之子,宋高宗吳皇后之侄。性寡嗜,日臨古帖以自娛。習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蔭授臨安通判。其后歷尚書郎,鎮安軍節度使。復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寧宗時,知鄂州,再知慶元府。嘗使金,金人重其信義。位至少師,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稱“吳七郡王”。卒,謚忠惠。
浪淘沙·岸柳可藏鴉翻譯及注釋
翻譯
岸邊的楊柳青翠茂盛,野鳥在那里藏其行蹤。鷗鷺站在溪邊覓食與世無爭。近在咫尺的鐘山被云霧遮蓋,時隱時現顯得朦朦朧朧。對著水面整理我的烏紗帽,水中可以看到我兩鬢稀疏花白的倒影。故鄉被金人占領,我的心情為此悲傷沉重,可無奈我人遠在天涯無力可用。時光如梭,幾日未來春天就已過盡,原來含苞欲放的桃花,眼下竟然已經殘敗凋零。
注釋
[1]岸柳可藏鴉:指已近暮春,濃密的柳條可以讓野鳥筑巢。
[2]咫尺:距離很近。鐘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蘇南京市東。
[3]烏紗:即烏紗帽,官帽。有時也為平民所服。
[4]兩鬢蒼華:兩鬢已有了白發。
浪淘沙·岸柳可藏鴉鑒賞
這首抒憂懷歸之詞,是吳琚于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以鎮安節度使判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后所作。此時吳琚雖身居要職,但朝廷腐敗,江南士氣低落,恢復中原已成泡影,他兩鬢花白,壯志難酬,故欲歸隱故鄉,與鷗鷺結盟。這些心理活動都在詞里體現出來。詞中具體地寫了他春日在建康城外鐘山下游覽的情景。面對明麗的春光,詞人的心境卻迷茫惆悵、郁郁不樂。通篇用白描手法,語言淺白而感情深摯,寫得自然流暢。
“臨水整烏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
àn liǔ kě cáng yā.
岸柳可藏鴉。
lù zhuǎn xī xié.
路轉溪斜。
wàng jī ōu lù lì tīng shā.
忘機鷗鷺立汀沙。
zhǐ chǐ zhōng shān mí wàng yǎn, yī bàn yún zhē.
咫尺鐘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lín shuǐ zhěng wū shā.
臨水整烏紗。
liǎng bìn cāng huá.
兩鬢蒼華。
gù xiāng xīn shì zài tiān yá.
故鄉心事在天涯。
jǐ rì bù lái chūn biàn lǎo, kāi jǐn táo huā.
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
“臨水整烏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