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須問閑先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要須問閑先備”全詩
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
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里。
后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
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正自強人意。
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
眼底山河,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
功名機會,要須問閑先備。
作者簡介(劉仙倫)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鑒賞
京西,路名。宋熙宗年間分京西路為南、北兩路,詞中提到的襄州,即襄陽,就是京西南路所在地。在南宋,這里是宋金對峙的前沿。從“勿謂時平無事也”等句來看,當時宋金正處于相持狀態,所以連前沿地區也保持著平靜。這種形勢往往助長人們的麻痹情緒,甚至放松收復失地的努力。
但是,劉仙倫于此時送朋友到京西幕府,卻能以十分清醒的頭腦勉勵張明之作好戰備,為抵抗侵略、恢復中原立功。宋室南渡以后,統治集團不思進取,茍且偷生,一部分人甚至幻想與金人“互不侵犯,長治久安”。所以每當雙方暫時脫離軍事接觸的時候,便是投降派、主和派得勢的時候。明白了這一點,也許有助于我們認識劉仙倫此詞所具有的積極意義。
上片“艅艎”三句從送客之地落筆。“艅艎”,大艦:“西江”指流經襄陽的漢水:“試問”兩句緊接著展開對襄陽的描寫,作者的眼里甚至清楚地出現了那里連云的“雉堞”——遙遠的兩地,因為抒情的需要而縮短了距離。“叔子”是西晉人羊祜的字,他鎮守襄陽十年,曾積極策劃滅吳,后人因此為他在峴山樹碑。臥龍,即諸葛亮,他出仕前隱居于襄陽附近的隆中。偉,在這里用來盛贊張明之才華橫溢。以上五句中,不同時代的三個人也因主題的需要碰了頭。下片“其肯為我來耶”用韓愈《送石處士序》一文成句。
韓愈原文說有人向烏重胤推薦石洪,烏重胤說:“先生(指石洪)有以自老,無求于人,其肯為某來耶?”烏重胤當時任河陽軍節度使御史大夫,所以詞中接著說:“河陽下士”(下士,即禮賢下士意)。“其肯為我來耶”三句是詞人對京西南路安撫使辟張明之一事的評論,贊揚其禮賢下士的作風。“勿謂時平無事也”兩句則勉勵張明之入幕后,加強戰備,不要“以言兵為諱”。“眼底河山”三句,轉入抒情,蒼涼悲壯,表現了作者對國事的關心,極富鼓舞力量。結句“功名機會,要須閑暇先備”,再次勉勵張明之抓住入幕這一時機,為國家建功立業。送別之際,一再以國事和建功立業相勉勵,主客之間愈顯親切,作者送人的情意也就愈顯誠摯了。
岳珂《檉史》說“廬陵在淳熙間有二士”一個是劉過,一個就是劉仙倫。仙倫不但與劉過在地方上地位相當,即詞風也有相似之處。比如這首詞所表達的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就是劉過詞中常見的主題。
由宋代劉仙倫著。仙倫詞中的散文化句法,也顯然和劉過一樣,都與辛棄疾一脈相承。這首詞中“其肯為我來耶”、“勿謂時平無事也”等句純用散文入詞,讀來親切、自然,很符合摯友送別時的心理狀態。同時,句式的變化,也使詞篇活潑,風格獨特。
“要須問閑先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sòng zhāng míng zhī fù jīng xī mù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yú huáng dōng xià, wàng xī jiāng qiān lǐ, cāng máng yān shuǐ.
艅艎東下,望西江千里,蒼茫煙水。
shì wèn xiāng zhōu hé chǔ shì, zhì dié lián yún tiān jì.
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
shū zǐ cán bēi, wò lóng chén jī, yí hèn xié yáng lǐ.
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里。
hòu lái rén wù, rú jūn guī wěi néng jǐ.
后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
qí kěn wèi wǒ lái yé, hé yáng xià shì, zhèng zì qiǎng rén yì.
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正自強人意。
wù wèi shí píng wú shì yě, biàn yǐ yán bīng wèi huì.
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
yǎn dǐ shān hé, lóu tóu gǔ jiǎo, dōu shì yīng xióng lèi.
眼底山河,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
gōng míng jī huì, yào xū wèn xián xiān bèi.
功名機會,要須問閑先備。
“要須問閑先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