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夢斷渾非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恍然夢斷渾非昨”全詩
覺三山不遠,依前海風吹落。
浮到五湖煙月上,剛被梅香醉著。
粲玉樹、輕明疏薄。
十萬瓊琚天女隊,捧冰壺、玉液琉璃杓。
來伴我,薦清酌。
恍然夢斷渾非昨。
問溪邊竹外,新來為誰開卻。
無限冰魂招不得,擬把離騷喚覺。
待抖擻、紅塵雙腳。
萬里瑤臺終一到,想玉奴、不負東昏約。
留此恨,寄殘角。
作者簡介(俞國寶)
俞國寶(約1195年前后在世)字不詳,號醒庵。江西撫州臨川人。南宋著名詩人。江西詩派著名詩人之一。國寶性豪放,嗜詩酒,曾游覽全國名山大川,飲酒賦詩,留下不少勝炙人口的錦詞佳篇。著有《醒庵遺珠集》10卷。約宋寧宗慶元初前后在世。孝宗淳熙間為太學生。
《賀新涼(梅)》俞國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賀新涼(梅)》
夢中游走驂鸞鶴。
醒來看見三座山不遠,
依然從前的海風吹落。
一片梅花浮游至五湖的煙月上,
它剛剛沾上了梅花的香氣,
美得像玉樹一樣晶瑩明亮又輕薄。
像十萬美麗的仙女隊伍一樣,
她們捧著冰壺,用玉液斟酒,
一起來陪伴著我,一起品嘗清酒。
恍然醒悟,才發現夢一場幻想,
問著梅樹旁邊的溪水,
新來的梅花是為了誰而盛開。
那無限的冰魂無法招募到,
只能虛構離騷來喚起人們的覺醒。
等我重新振作起來,踏上紅塵之路,
便能夠一直走到萬里瑤臺,
想到東昏帝約定的美女奴才,
心中不愧對她們的承諾。
留下這些無盡的惋惜之情,
寄托在殘缺的詩篇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夢境為起點,描述了夢中游走的驂鸞鶴和美麗的梅花飄落至山水間的情景。詩人利用夢境與現實的對比,抒發了對美麗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
詩中以夢境中的美景來比喻人們對于現實美麗事物的渴望,將五湖、煙月、玉樹、天女等形象描繪得極為美麗、神秘。尤其是梅花,被賦予了香醇的氣息,給人一種清冽、高潔的感覺。通過描繪夢中的景象,詩人將美好的事物呈現給人們,使人們產生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詩人在恍然醒悟時發現,美景不過是一場夢幻,無法真正擁有。詩中對于梅花的追逐和對離騷的渴求,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的不滿和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虛構離騷的形象,詩人試圖在現實中喚起人們對于美好的覺醒和行動起來的勇氣。
整首詩以夢為線索,穿插現實與夢境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同時也意味著對現實的無奈與感慨。通過詩人對美景的描繪和對現實的思考,呈現出一種追求美好、面對現實的艱難與掙扎的心境。
“恍然夢斷渾非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xīn liáng méi
賀新涼(梅)
mèng lǐ cān luán hè.
夢里驂鸞鶴。
jué sān shān bù yuǎn, yī qián hǎi fēng chuī luò.
覺三山不遠,依前海風吹落。
fú dào wǔ hú yān yuè shàng, gāng bèi méi xiāng zuì zhe.
浮到五湖煙月上,剛被梅香醉著。
càn yù shù qīng míng shū báo.
粲玉樹、輕明疏薄。
shí wàn qióng jū tiān nǚ duì, pěng bīng hú yù yè liú lí biāo.
十萬瓊琚天女隊,捧冰壺、玉液琉璃杓。
lái bàn wǒ, jiàn qīng zhuó.
來伴我,薦清酌。
huǎng rán mèng duàn hún fēi zuó.
恍然夢斷渾非昨。
wèn xī biān zhú wài, xīn lái wèi shuí kāi què.
問溪邊竹外,新來為誰開卻。
wú xiàn bīng hún zhāo bù dé, nǐ bǎ lí sāo huàn jué.
無限冰魂招不得,擬把離騷喚覺。
dài dǒu sǒu hóng chén shuāng jiǎo.
待抖擻、紅塵雙腳。
wàn lǐ yáo tái zhōng yí dào, xiǎng yù nú bù fù dōng hūn yuē.
萬里瑤臺終一到,想玉奴、不負東昏約。
liú cǐ hèn, jì cán jiǎo.
留此恨,寄殘角。
“恍然夢斷渾非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