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園時讀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園時讀書”全詩
親故不來往,中園時讀書。
步欄滴馀雪,春塘抽新蒲。
梧桐漸覆井,時鳥自相呼。
悠然念故鄉,乃在天一隅。
安得如浮云,來往方須臾。
分類: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閑居》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居》是唐代儲光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生活寧靜、閑逸的心境,同時也抒發了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詩字數不多,卻通過簡潔的語言,將作者內心深處的感受和情緒表達出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閑居。
親故不來往,中園時讀書。
步欄滴馀雪,春塘抽新蒲。
梧桐漸覆井,時鳥自相呼。
悠然念故鄉,乃在天一隅。
安得如浮云,來往方須臾。
詩意和賞析:
本詩以“閑居”為題,通過描述自己生活的環境和狀態,表達了詩人內心里淡泊名利、享受自由自在的寧靜心情。
首句“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閑居。”表明了詩人對自己過于閑逸生活的一種歉意,可能因為自己沒有參與到社會的喧囂中而感到愧疚。
接下來的兩句“親故不來往,中園時讀書。”表達了詩人對親朋好友缺少交往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明了他平日里喜歡獨自在庭院讀書的習慣。
接下來的兩句“步欄滴馀雪,春塘抽新蒲。”描寫了詩人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看到雪花落在欄桿上以及春天池塘里新萌發的蘆葦,反映了詩人觀察日常生活中細微的美好。
再接下來的兩句“梧桐漸覆井,時鳥自相呼。”表達了詩人居住地周圍梧桐樹已漸漸覆蓋了鄰村的井,而時鳥在此時彼此鳴叫,穩定地形成了一幅寧靜而自然的畫面。
最后兩句“悠然念故鄉,乃在天一隅。安得如浮云,來往方須臾。”表明了詩人心里時常懷念故鄉,覺得自己生活的地方雖然寧靜,卻又與外界隔絕,形容自己就像天空中的浮云般,舒展自然而又飄忽不定,希望能與世界產生一些短暫的相遇。
整首詩意境優美,借助平淡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閑逸心境和對親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追求自由與寧靜的意境,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平和、恬靜的生活氛圍。
“中園時讀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jū
閑居
báo yóu hé suǒ kuì, suǒ kuì zài xián jū.
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閑居。
qīn gù bù lái wǎng, zhōng yuán shí dú shū.
親故不來往,中園時讀書。
bù lán dī yú xuě, chūn táng chōu xīn pú.
步欄滴馀雪,春塘抽新蒲。
wú tóng jiàn fù jǐng, shí niǎo zì xiāng hū.
梧桐漸覆井,時鳥自相呼。
yōu rán niàn gù xiāng, nǎi zài tiān yī yú.
悠然念故鄉,乃在天一隅。
ān dé rú fú yún, lái wǎng fāng xū yú.
安得如浮云,來往方須臾。
“中園時讀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