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留春一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留春一霎”全詩
兩點翠蛾愁壓。
人又不來春且恰。
誰留春一霎。
消盡水沉金鴨。
寫盡杏箋紅蠟。
可奈薄情如此黠。
寄書渾不答。
分類: 謁金門
《謁金門》李從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的“謁金門”是指在金門山附近欣賞花朵的景點。詩中描述了一片花海,花朵盛開如匝,兩點翠蛾愁壓著花朵,猶如一對相思的戀人。然而,人卻沒有來到這里,春天也即將過去。詩人留下短暫的春光,水潭中的金鴨消失不見,寫盡了掉落在杏花紙上的紅蠟。詩人感嘆自己的心所向往的事物往往都無情地拋棄他,寄去的書信卻沒有回復。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金門山下花匝匝,
兩點翠蛾愁壓低。
人不來,已是春盡時,
春光一霎難留住。
水潭中的金鴨消盡去,
紅蠟寫盡杏花紙。
我心所向卻無情,
寄書人渾不回。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而悲涼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春天即將離去的景象。詩中的花朵盛開如匝,翠蛾愁滴,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失落。詩人將自己渴望的春光比喻為一霎,暗示春天的短暫和無常。水潭中的金鴨消失和紅蠟寫盡的描寫,暗示了詩人心中盛開的美好與渴望之物在現實面前如此脆弱和易逝。最后,詩人對自己的薄情對象表達了憤怒和失望,寄去的書信得不到回答,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被遺忘感。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典雅,運用了寥寥幾句簡潔的詞句,卻表達了深邃的內心感受,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憂傷和無奈。這首詩透過描繪細膩而微妙的春景,道出了人生的無常和心境的變幻,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誰留春一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謁金門
huā shì zā.
花似匝。
liǎng diǎn cuì é chóu yā.
兩點翠蛾愁壓。
rén yòu bù lái chūn qiě qià.
人又不來春且恰。
shuí liú chūn yī shà.
誰留春一霎。
xiāo jǐn shuǐ chén jīn yā.
消盡水沉金鴨。
xiě jǐn xìng jiān hóng là.
寫盡杏箋紅蠟。
kě nài bó qíng rú cǐ xiá.
可奈薄情如此黠。
jì shū hún bù dá.
寄書渾不答。
“誰留春一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