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無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虹橋無復”全詩
回首處,虹橋無復,幔亭遺屋。
翠壁云屏臨釣石,銀河雪瀑飛寒玉。
想當年、鐵笛倚林吹,秋空綠。
褰荇帶,支筇竹。
披荷芰,餐椒菊。
問丹崖碧嶺,底堪重辱。
青笈不妨娛老眼,烏靴未許污吾足。
恰仙游,一枕夢醒來,胡麻熟。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留元剛)
留元剛(一作綱),字茂潛,晚自號云麓子,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恭子,正孫。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試中博學宏詞科,特賜同進士出身(《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二之二四)。嘉定元年(一二○八),除祕閣校理,二年,為太子舍人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南宋館閣續錄》卷九)。遷直學士院,三年,兼太子侍講,除起居舍人,以母憂去(《宋中興學士院題名錄》)。起知溫州(清乾隆《溫州府志》卷一七),移贛州,以事罷,筑圃北山以終。有《云麓集》,已佚。事見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傳》附。今錄詩七首。
《滿江紅(泛舟武夷,午炊仙游館,次呂居仁韻)》留元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泛舟武夷,午炊仙游館,次呂居仁韻)
風送清篙,沿流溯、武夷九曲。
回首處,虹橋無復,幔亭遺屋。
翠壁云屏臨釣石,銀河雪瀑飛寒玉。
想當年、鐵笛倚林吹,秋空綠。
褰荇帶,支筇竹。
披荷芰,餐椒菊。
問丹崖碧嶺,底堪重辱。
青笈不妨娛老眼,烏靴未許污吾足。
恰仙游,一枕夢醒來,胡麻熟。
中文譯文:
滿江紅(泛舟武夷,午炊仙游館,次呂居仁韻)
任風送清篙,沿著江流追溯,穿過武夷山脈的九曲。
回頭望去,彩虹橋不復存在,遺留的只有幔亭遺址。
翠綠的山壁云屏擋住了釣石,銀河猶如雪瀑飛舞像寒玉。
想當年,鐵笛在樹林邊吹奏,秋天的天空是一片綠色。
褰荇帶,支筇竹。
披荷芰,餐椒菊。
問問那丹崖碧嶺,可否承受重辱之苦。
青笈可以讓老眼歡愉,烏靴卻未被允許踏污吾足。
仿佛仙游一般,一覺醒來時,胡麻已經熟透。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泛舟于武夷山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山水之間的世界,展現了詩人的游歷之情以及對過去時光的回憶。詩中運用了許多景物的描繪,構建了一個清新、優美的畫面。
詩的開篇以風送清篙引入,表現了詩人仿佛在水中漂流的感覺。接著描述了沿途的景色,山巒起伏,水流曲折。回首處虹橋無復,幔亭遺屋的描繪既表現了歲月的更迭,也帶出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舊之情。
接下來描繪了山壁臨水,銀河飛流瀑布的景象,展示了雄壯而美麗的自然景觀。詩人回憶起過去,倚坐在樹林邊吹奏鐵笛,秋天是多么綠意盎然。
隨后,詩中以荇帶、筇竹、荷芰、椒菊等植物的描繪,展示了山野的美景。但轉而描繪丹崖碧嶺,底堪重辱,傳達了對當時社會不公與不義的感慨。
之后出現的青笈和烏靴則寓意了詩人對自身的期望。青笈指讀書,可以讓詩人的老眼得到滿足和娛樂;烏靴指世俗的物欲,詩人希望自己能夠遠離俗物的玷污。
最后一句以仙游之夢來結束整篇詩,表達了詩人以清凈之心追求仙境般的心靈自由,胡麻熟的比喻則表示時光已經過去。
整首詩情感深沉,游歷的同時也有對過去的思索,同時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
“虹橋無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fàn zhōu wǔ yí, wǔ chuī xiān yóu guǎn, cì lǚ jū rén yùn
滿江紅(泛舟武夷,午炊仙游館,次呂居仁韻)
fēng sòng qīng gāo, yán liú sù wǔ yí jiǔ qǔ.
風送清篙,沿流溯、武夷九曲。
huí shǒu chù, hóng qiáo wú fù, màn tíng yí wū.
回首處,虹橋無復,幔亭遺屋。
cuì bì yún píng lín diào shí, yín hé xuě pù fēi hán yù.
翠壁云屏臨釣石,銀河雪瀑飛寒玉。
xiǎng dāng nián tiě dí yǐ lín chuī, qiū kōng lǜ.
想當年、鐵笛倚林吹,秋空綠。
qiān xìng dài, zhī qióng zhú.
褰荇帶,支筇竹。
pī hé jì, cān jiāo jú.
披荷芰,餐椒菊。
wèn dān yá bì lǐng, dǐ kān zhòng rǔ.
問丹崖碧嶺,底堪重辱。
qīng jí bù fáng yú lǎo yǎn, wū xuē wèi xǔ wū wú zú.
青笈不妨娛老眼,烏靴未許污吾足。
qià xiān yóu, yī zhěn mèng xǐng lái, hú má shú.
恰仙游,一枕夢醒來,胡麻熟。
“虹橋無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