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限天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北限天塹”全詩
勝概分雄占。
月下鳴榔,風急怒濤飐。
關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鑒。
正霜鬢、秋風塵染。
漫登覽。
極目萬里沙場,事業頻看劍。
古往今來,南北限天塹。
倚樓誰弄新聲,重城正掩。
歷歷數、西州更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祝英臺近·北固亭注釋
(1)勝概分雄占:勝景曾是英雄豪杰分占之地。(2)鳴榔:用木條敲船,使魚驚而入網。
祝英臺近·北固亭賞析
作者以寥寥七十余字,將夜登北固亭的所見、所聞、所為和所想刻劃出來,直抒胸臆,堪稱上品。
詞人夜登北固山,正值層霧逐漸斂盡的時候,天邊淡煙一抹,作者首先想到的,是這里乃是英雄豪杰爭雄之地。此時恰有漁人鳴榔(用木條敲船,使魚驚而入網),這是多少文人吟詠過的悠閑、超脫的聲音,然而作者在聽到鳴榔的同時,卻更深切地感到了急風掀起的怒濤。“關河”以下三句先說國家蒙恥,再說個人困頓,正是萬般不得意的窘境。這種描寫,使“不堪臨鑒”的含義變得極為深廣。“極目萬里沙場”承“關河無限清愁”,說極目所見,已成戰場。“事業頻看劍”承“正霜鬢、秋風塵染”,既表示功業未成卻已雙鬢如霜,又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意思。
“古往今來,南北限天塹”兩句回到眼前,慨嘆長江古今都是阻隔南北的天塹。最后四句說一重重的城門都關閉了,除了遠處樓上渺茫的歌聲之外,到處是一片死寂,唯有西州更點,清晰可聞。在這里,詞人通過寫歌聲,寫更點將那種孤寂、凄清的感覺渲染得更為傳神。由此,情與景的交融,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這首詞中,作者另辟蹊徑,不管是情景、事件,還是感觸,出現在作者筆下時,都只剩下了最關鍵的一些片斷,詞中雖沒有交代這些意象的前因后果,但讀者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去想象。讀者想象力的調動,以及各句詞之間關聯詞句的剔除,都保證了有限的篇幅濃縮了最廣的內涵。
“南北限天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ù yīng tái jìn běi gù tíng
祝英臺近·北固亭
dàn yān héng, céng wù liǎn.
澹煙橫,層霧斂。
shèng gài fēn xióng zhàn.
勝概分雄占。
yuè xià míng láng, fēng jí nù tāo zhǎn.
月下鳴榔,風急怒濤飐。
guān hé wú xiàn qīng chóu, bù kān lín jiàn.
關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鑒。
zhèng shuāng bìn qiū fēng chén rǎn.
正霜鬢、秋風塵染。
màn dēng lǎn.
漫登覽。
jí mù wàn lǐ shā chǎng, shì yè pín kàn jiàn.
極目萬里沙場,事業頻看劍。
gǔ wǎng jīn lái, nán běi xiàn tiān qiàn.
古往今來,南北限天塹。
yǐ lóu shuí nòng xīn shēng, zhòng chéng zhèng yǎn.
倚樓誰弄新聲,重城正掩。
lì lì shǔ xī zhōu gèng diǎn.
歷歷數、西州更點。
“南北限天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