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撩風月性多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嘲撩風月性多般”全詩
風流體段總無嫌。
歌翻檀口朱櫻小,拍弄紅牙玉筍纖。
腔子里,字兒添。
嘲撩風月性多般。
忔憎聲里金珠進,驚起梁塵落舞簾。
分類: 鷓鴣天
《鷓鴣天(贈歌妓)》趙福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贈歌妓)》是宋代趙福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位歌妓的風姿綽約,歌聲優美動人,展現了她與眾不同的才藝和吸引力。
裙子拖曳在湘江的波浪上,非常華麗。她的儀態優雅,不論動作還是容貌都是無懈可擊的。歌聲中她唱著曼妙的曲調,嘴唇櫻桃一樣小巧,手指輕拍紅色的牙簪,玉筍一樣纖細。她的喉嚨里流淌出的聲音,讓人膚賞悅耳,歌唱中蘊含豐富的情感。她引領風月的嬉戲,她的音調嬌媚配合著風月的性情,變化多樣。她的歌聲宛如金珠投入到鬼神世界中,一瞬間嚇起了飛舞在梁上的塵土,又讓窗簾似舞動起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
裙裾拖在湘江的波浪上,華麗的服飾增添幾分豪華。她的舉止動作完美無暇,容貌風華絕代。充滿韻律的歌聲如同檀口朱櫻一樣小巧玲瓏,手指輕拍著紅色牙簪,玉筍一樣纖細。她的歌聲中充滿了情感,引領風月多姿的舞蹈。她嗓音婉轉多變,歌唱喚起了飛舞的塵埃,窗簾隨之搖曳。
這首詩詞賞析起來,首先描繪了歌妓的華麗服飾和動人的容貌,以及她優雅的舉止。其次,通過形容她歌聲的婉轉動聽,以及歌聲帶來的效果,展現了她在表演中的吸引力和獨特的才藝。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細膩的形象和動人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對歌妓的贊美和稱頌,同時也展示了歌妓行業的繁榮和文化氛圍。
“嘲撩風月性多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zèng gē jì
鷓鴣天(贈歌妓)
qún yè xiāng bō liù fú jiān.
裙曳湘波六幅縑。
fēng liú tǐ duàn zǒng wú xián.
風流體段總無嫌。
gē fān tán kǒu zhū yīng xiǎo, pāi nòng hóng yá yù sǔn xiān.
歌翻檀口朱櫻小,拍弄紅牙玉筍纖。
qiāng zǐ lǐ, zì ér tiān.
腔子里,字兒添。
cháo liāo fēng yuè xìng duō bān.
嘲撩風月性多般。
qì zēng shēng lǐ jīn zhū jìn, jīng qǐ liáng chén luò wǔ lián.
忔憎聲里金珠進,驚起梁塵落舞簾。
“嘲撩風月性多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