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薄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知薄幸”全詩
記綰同心雙繡帶,珠箔青樓花滿。
琢玉傳情,斷金訂約,總是愁根本。
誰知薄幸,肯于長處尋短。
舊日掌上芙蓉,新來成刺,變卻風流眼。
自信華年風度在,未怕香紅春晚。
恩不相酬,怨難重合,往事冰澌泮。
分明訣絕,股釵還我一半。
《念奴嬌》鄭覺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是一首宋代鄭覺齊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卷簾酒醒,怕無言、懶得理著殘妝啼泣的粉黛。
記憶的絲線交織著共同的心意,雙手繡制成一條美麗的繡帶,綴滿了珠寶的箔狀青樓迎春花。
琢玉般的心意傳遞,斷金般的訂下約定,不過都是愁苦的根源。
誰能知曉,被欺害的命運,能夠為長處去尋找短處呢。
曾經在手心盛開的芙蓉花,如今卻變成了帶刺的兒刺,改變了原本的風流眼神。
我自信年華風度依舊,不怕花紅酒綠的春宵漸暗。
恩情無法回報,怨恨難以相互勾結,往事已變成冷淡的回憶。
明確地劃清界限,將股釵一半歸還給我。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女性心理的矛盾和無奈。詩中描繪了女子酒醉醒來后面對悔恨和無能為力的心情。她怕無法找到恰當的言辭來解釋自己的殘妝和淚痕,同時也因為自己思念的人離去而心生愁苦。詩人以精巧的比喻描述了女子內心的掙扎和困惑:綰帶寓意著兩人之間的相思之情,珠箔青樓花滿則象征著女子以花樣掩飾內心的痛苦。
詩中也表達了女子對于自身命運的無奈和對社會現實的怨憤。她覺得自己的幸福遭到了壓制和剝奪,對這種命運的不公感到不滿和無法釋懷。然而,詩中展現的是女子的堅強和自尊。她自信自己的才華和美麗仍舊存在,不怕任何風流花叢的誘惑。
最后兩句詩是女子的心聲和請求,她希望結束這段不快的過去,追回曾經共同擁有的幸福。這是作者對女性權益和自由的思考與呼吁,也暗示了女子尋找自我、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夢想。
總之,《念奴嬌》以細膩的情感和精妙的描寫,展現了女性在愛情、命運和社會中的糾結與追求。它既是對女子命運的抱怨,也是對女子堅韌不屈、追求自由的贊頌。該詩詞在宋代以及后來的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深遠的意義。
“誰知薄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念奴嬌
juàn lián jiǔ xǐng, pà wú yán yōng lǐ cán zhuāng tí fěn.
卷簾酒醒,怕無言、慵理殘妝啼粉。
jì wǎn tóng xīn shuāng xiù dài, zhū bó qīng lóu huā mǎn.
記綰同心雙繡帶,珠箔青樓花滿。
zuó yù chuán qíng, duàn jīn dìng yuē, zǒng shì chóu gēn běn.
琢玉傳情,斷金訂約,總是愁根本。
shéi zhī bó xìng, kěn yú cháng chù xún duǎn.
誰知薄幸,肯于長處尋短。
jiù rì zhǎng shàng fú róng, xīn lái chéng cì, biàn què fēng liú yǎn.
舊日掌上芙蓉,新來成刺,變卻風流眼。
zì xìn huá nián fēng dù zài, wèi pà xiāng hóng chūn wǎn.
自信華年風度在,未怕香紅春晚。
ēn bù xiāng chóu, yuàn nán chóng hé, wǎng shì bīng sī pàn.
恩不相酬,怨難重合,往事冰澌泮。
fēn míng jué jué, gǔ chāi hái wǒ yī bàn.
分明訣絕,股釵還我一半。
“誰知薄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