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堂已讀書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今堂已讀書名”全詩
清風峽畔,至今堂已讀書名。
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
石龕雖窄,可容一幾短檠燈。
千仞蒼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斷,云霧鎮長生。
最愛巖前水,猶作誦弦聲。
《水調歌頭(同黃主簿登清風峽劉魁讀書巖賦水調歌頭調)》劉克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同黃主簿登清風峽劉魁讀書巖賦水調歌頭調)
解變西昆體,一賦冠群英。
清風峽畔,至今堂已讀書名。
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
石龕雖窄,可容一幾短檠燈。
千仞蒼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斷,云霧鎮長生。
最愛巖前水,猶作誦弦聲。
中文譯文:
解脫西昆體,一篇篇超越群英。
在清風峽邊,至今教堂上鐫刻讀書名。
富貴輕如塵土,孝義高于高山,可惜不能取得巨大成就。
墓地和山谷縱然改變,草木也依然光榮。
和仇香一起,穿過紅塵,嘗試一同攀登。
石龕雖然狹窄,卻可容納幾個矮檠燈。
高聳的山崖如削,四周綠幕永不中斷,云霧守護著永生。
最愛巖前的水,仿佛吟唱著弦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清風峽和讀書巖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學問、高尚品質和自然景觀的贊美和熱愛。詩中提到的清風峽和讀書巖,是宋代劉克遜的朋友同黃主簿在官場上的稱號,也象征著社會地位和功名。然而,作者通過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高于山岳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于財富和名聲的淡然態度,強調了孝道和道德高于一切。作者用“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來形容自然界的變遷和生機盎然,暗示人們應該像大自然一樣不斷進取和成長。詩中的石龕和燈,與狹窄的空間相對應,強調了精神的力量無所不能,也表達了對于溫馨小家的向往。而千仞蒼崖和四面翠屏的描繪,則展示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和恢弘的氣勢。最后一句“最愛巖前水,猶作誦弦聲”,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美的傾慕之情,也展現出了音樂之美和對詩歌形式的追求。
整首詩描繪了清風峽和讀書巖的壯麗景色,探討了財富和名聲與品德和學問的關系,表達了作者對于孝風和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向往。整體氣氛優美、淡雅,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學問的獨特見解。
“至今堂已讀書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tóng huáng zhǔ bù dēng qīng fēng xiá liú kuí dú shū yán fù shuǐ diào gē tóu diào
水調歌頭(同黃主簿登清風峽劉魁讀書巖賦水調歌頭調)
jiě biàn xī kūn tǐ, yī fù guān qún yīng.
解變西昆體,一賦冠群英。
qīng fēng xiá pàn, zhì jīn táng yǐ dú shū míng.
清風峽畔,至今堂已讀書名。
fù guì qīng yú chén tǔ, xiào yì gāo yú shān yuè, xī bù dà qí chéng.
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líng gǔ zòng qiān gǎi, cǎo mù yì guāng róng.
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yǔ chóu xiāng, chuān ruǎn jī, shì tóng dēng.
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
shí kān suī zhǎi, kě róng yī jǐ duǎn qíng dēng.
石龕雖窄,可容一幾短檠燈。
qiān rèn cāng yá rú xuē, sì miàn cuì píng bù duàn, yún wù zhèn cháng shēng.
千仞蒼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斷,云霧鎮長生。
zuì ài yán qián shuǐ, yóu zuò sòng xián shēng.
最愛巖前水,猶作誦弦聲。
“至今堂已讀書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