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住杏花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閣住杏花雨”全詩
便新晴、等間勾引,香車成霧。
璧月光中簫鳳遠,裊裊馀音如縷。
誚一似、君仙府。
天意乍隨人意好,漸星橋、度漢珠還浦。
又何啻、列千炬。
晚來乍覺陰盤固。
笑人間、玉瓶瑤瑟,錦茵雕俎。
無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處。
慨鳴鏑、已無宮武。
撲面胡塵渾未掃,強歡謳、還肯軒昂否。
榮舊恨,為誰賦。
分類:
作者簡介(牟子才)
牟子才,字存叟,號存齋,井研(今屬四川)人。牟桂子,宋代官吏、學者。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進士,調洪雅尉,監成都府榷茶司賣引所。理宗寶祐元年(1253),以軍器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崇政殿說書,累遷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度宗即位,進端明殿學士。以資政毆學士致仕。有《存齋集》,已佚。其子牟鄖亦為學者,著有《陵陽集》,其孫牟應龍亦為學者,人稱祖孫三才人。
《風瀑竹(元宵)》牟子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住在閣樓的杏花下,最近剛下過雨。雨停后,悄悄地勾起了人們的興致,香車飄過,化成了濃濃的霧氣。在月光的照耀下,簫聲和鳳凰的歌聲傳得很遠,輕柔的音樂繞梁。仿佛是在仙府里歡迎眾人。天意仿佛順著人的愿望變好了,星橋漸漸顯現,月亮像珍珠一樣落在水面上。又好像有千千萬萬的火炬點亮了。夜晚來了,感到陰暗籠罩著。人們在歡笑中繼續享受美酒和音樂,瓷瓶和絲弦仍然奏響。升平的曲調無限延續,回首向中原看去,不知何時已到何處。感嘆箭矢聲音已經不再響了。撲面而來的胡人塵土還沒有清掃,但人們依然堅定歡歌不停,是否還能堅守高昂的意志。榮耀和舊恨,為了誰而賦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元宵節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們歡樂消遣的描繪,表達了對華夏大地的如意和懷念之情。詩中通過杏花、雨、香車等元素的描繪,給人以春天已來臨的感覺,意味著新年的開始,喜慶,充滿活力。同時,通過月光、簫聲、馀音等形容,將元宵節的節日氣氛襯托得更加濃烈,給人以輕盈歡快的感覺,喻示人們的心情愉悅,歡笑聲和歌聲充斥著整個夜晚。
然而,在歡樂背后,詩人也透露出對戰亂的憂慮和思念古代輝煌的情感。通過提到星橋、漢珠等景物,詩人喚起了中原的回憶,表示懷念過去的輝煌和戰爭的破壞。詩人用“慨鳴鏑、已無宮武”來表達舊日的榮耀已經消失,箭矢聲音也不再響亮的深刻感嘆。最后兩句,“撲面胡塵渾未掃,強歡謳、還肯軒昂否”傳達了對胡人侵略的擔憂,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華夏民族沉重的期望,希望人們仍然能夠保持高昂的意志,堅守理想和信仰。
整篇詩以元宵節為線索,通過娓娓道來的描寫
“閣住杏花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pù zhú yuán xiāo
風瀑竹(元宵)
gé zhù xìng huā yǔ.
閣住杏花雨。
biàn xīn qíng děng jiān gōu yǐn, xiāng chē chéng wù.
便新晴、等間勾引,香車成霧。
bì yuè guāng zhōng xiāo fèng yuǎn, niǎo niǎo yú yīn rú lǚ.
璧月光中簫鳳遠,裊裊馀音如縷。
qiào yī sì jūn xiān fǔ.
誚一似、君仙府。
tiān yì zhà suí rén yì hǎo, jiàn xīng qiáo dù hàn zhū hái pǔ.
天意乍隨人意好,漸星橋、度漢珠還浦。
yòu hé chì liè qiān jù.
又何啻、列千炬。
wǎn lái zhà jué yīn pán gù.
晚來乍覺陰盤固。
xiào rén jiān yù píng yáo sè, jǐn yīn diāo zǔ.
笑人間、玉瓶瑤瑟,錦茵雕俎。
wú xiàn shēng píng xuān zhèng qū, huí shǒu zhōng yuán hé chǔ.
無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處。
kǎi míng dí yǐ wú gōng wǔ.
慨鳴鏑、已無宮武。
pū miàn hú chén hún wèi sǎo, qiáng huān ōu hái kěn xuān áng fǒu.
撲面胡塵渾未掃,強歡謳、還肯軒昂否。
róng jiù hèn, wèi shuí fù.
榮舊恨,為誰賦。
“閣住杏花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