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水渺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上水渺漫”全詩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越女(《樂府詩集》作《采蓮曲》)》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越女(《樂府詩集》作《采蓮曲》)》
桂舟華發女,湖上解佩翠。
船輕蕩遙水,輕浪潤芙蕖。
采蓮初見月,采蓮心自賞。
莫摘蓮葉惡,蓮汀好風軟。
問夫齊指刺,不為盛衣裝。
夫婿灌園田,堆粟楚江旁。
粟花綠暎席,桃樹紅裝牀。
牀前所思想,曹楊無一長。
秋桐夜自照,露華寒原上。
身閑多外事,心勞事中忘。
日背青精劍,夜舉沉破璫。
玉蕙蘭摧折,空堂悔閑紡。
杜鵑入灌木,宜遠不宜逐。
別愿記相續,何時再一逐?
鬢成青鳥侶,胡炯如星璇。
長策方寸才,追馳畫鞍馬。
龍輿到炎土,陵阜化環渠。
魚豢畜童子,意在西洲途。
去馬傍成兒,求龍借鶴有。
枉用相思樹,今生不到渠。
中國歷史上的越女一直被贊美為聰明、靈巧、美麗的代表,她們乘桂舟采蓮,桂舟是由桂木制成的小船,以桂為楫,輕盈地蕩在湖上。在湖上采蓮,她們心中自賞,享受著采蓮的樂趣。但是她們也是有規矩的,不摘蓮葉,因為摘葉會傷害蓮花。她們在采蓮的間隙,會思念自己的丈夫,希望他能夠想念自己并回答問題,告訴她們是否思念自己。但是丈夫卻只關注園田和衣物,對越女并不關心。越女思念丈夫,卻常常感到失望。
詩中描繪了越女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困惑,反映了她們在婚姻中的無奈和心靈的寂寞。通過采蓮和情感的對比,表達了越女對丈夫的思念和渴望得不到的愛情。整首詩以唐代時興的夾絕句的形式構成,抒發了越女的情感和心思。
“湖上水渺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nǚ yuè fǔ shī jí zuò cǎi lián qū
越女(《樂府詩集》作《采蓮曲》)
yuè nǚ zuò guì zhōu, hái jiāng guì wèi jí.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hú shàng shuǐ miǎo màn, qīng jiāng bù kě shè.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zhāi qǔ fú róng huā, mò zhāi fú róng yè.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jiāng guī wèn fū xù, yán sè hé rú qiè.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湖上水渺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