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悲與林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弦悲與林寂”全詩
弦悲與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颼飗青松樹。
松風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聲意去復還,九變待一顧。
空山多雨雪,獨立君始悟。
分類: 風入松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聽彈風入松闋贈楊補闕》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彈風入松闋贈楊補闕》是唐代王昌齡的一首詩,意境豐富,抒發了詩人對自然風景的贊美和思考。
詩中描繪了商風吹過詩人的琴弦,夜晚的竹林中有蒙蒙細雨。琴弦悲鳴,林間寂靜,清朗的景色無法完全描繪。詩人孤獨居住在幽靜的地方,心境空靈,青松樹隨著風聲嘶鳴。松風吹起翠綠的草地,溪水在寒冷的夕陽下閃閃發光。而聲音和思緒似乎離去又回來,多變的想法等待一個注視。空山中有山谷飛雪,只有獨自站立時,君子才可以領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
商風吹在我的琴弦上,夜晚的竹林中有濃露。
琴弦悲傷,林中寂靜,清晨的景色無法形容。
孤獨地居住在幽靜的地方,心境高遠,青松樹在風中呼嘯。
松風吹起草地的白色,溪水在寒冷的夕陽下。
聲音和思緒離去又回來,九變等待一次想法。
空山中有雨雪,只有獨自站立時,君子才能看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琴弦、竹林、松樹、溪水等自然景物為托詞,通過以情景交融的形象描繪,抒發了詩人淡泊名利,凈化心靈的意境。詩人把自然景物與個人的心靈體驗相結合,展現了自然和人性相互映襯、共呼吸的氣息。
詩中的琴弦和竹林、松樹、溪水等自然元素形成了共鳴和對話,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受。詩人的心境靜謐而高遠,他的思緒像聲音一樣飛散而又回歸,象征著人的情感和思緒在自然的影響下變化無常,不斷尋求安定和得到悟。整首詩以音樂和自然為基礎,隱喻著人生的變化和追求,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對自然的順應。
總結起來,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體心靈的感受,傳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人王昌齡以獨特的視角和獨立思考的境界,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領悟。此詩以平淡的筆觸、含蓄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具有濃重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弦悲與林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dàn fēng rù sōng què zèng yáng bǔ quē
聽彈風入松闋贈楊補闕
shāng fēng rù wǒ xián, yè zhú shēn yǒu lù.
商風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xián bēi yǔ lín jì, qīng jǐng bù kě dù.
弦悲與林寂,清景不可度。
liáo luò yōu jū xīn, sōu liú qīng sōng shù.
寥落幽居心,颼飗青松樹。
sōng fēng chuī cǎo bái, xī shuǐ hán rì mù.
松風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shēng yì qù fù huán, jiǔ biàn dài yī gù.
聲意去復還,九變待一顧。
kōng shān duō yǔ xuě, dú lì jūn shǐ wù.
空山多雨雪,獨立君始悟。
“弦悲與林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