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又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匆匆又去”全詩
斜日明汀渚。
懊恨東風,恍如春夢,匆匆又去。
早知人、酒病更詩愁,鎮輕隨飛絮。
寶鏡空留恨,箏雁渾無據。
門外當時,薄情流水,如今何處。
正相思、望斷碧山云,又鶯啼晚雨。
分類: 小桃紅
《小桃紅》余桂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桃紅》
芳草連天春。
斜日明汀渚。
懊恨東風,恍如春夢,匆匆又去。
早知人、酒病更詩愁,鎮輕隨飛絮。
寶鏡空留恨,箏雁渾無據。
門外當時,薄情流水,如今何處。
正相思、望斷碧山云,又鶯啼晚雨。
譯文:
春天里,芳草連天。
傾斜的太陽照亮著湖泊。
我懊恨東風,它匆匆來到,又匆匆離去,
恍如春夢一般。
早知道人事如酒,病痛與寫詩一樣令人憂愁,
心靈的困頓隨飄落的絮花飄散。
寶鏡對空虛留下了遺憾,
箏鳴與雁鳴都沒有了依托。
外面的門口,曾經的薄情流水,
如今又在何方?
正是思念對斷了的碧山云,
黃鶯又因晚雨而哭泣。
詩意和賞析:
《小桃紅》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作者通過描寫芳草連天、斜陽映照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暫,同時也傳達了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的“懊恨東風,恍如春夢,匆匆又去”,表達了作者對流逝時光的惋惜和對逝去時光的感傷。
詩中還描繪了作者在人事上的憂愁和詩意上的困頓。作者將人事比作酒,將病痛和寫詩的愁苦并置,表達了人事如酒般令人憂愁的心態。另外,作者運用了“鎮輕隨飛絮”的象征手法,將詩意的困頓與春風中的飛絮相聯,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困擾與紛亂。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寶鏡和箏雁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事物的懷舊之情。寶鏡空留恨,箏與雁都失去了依托,這些形象反映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無奈。
整首詩以“門外當時,薄情流水,如今何處”為結尾,展示了作者對曾經薄情流水的思念,好像在問自己現在的感受。接著,“正相思、望斷碧山云,又鶯啼晚雨”,描述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美好景物的懷念,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溫情脈脈的感情。
總的來說,《小桃紅》通過運用美麗的自然描寫和意境豐富的比喻手法,抒發了作者對時光的無常和人事的變化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回憶的懷念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這首詩給人一種深情厚意的感覺,也反映了宋代女詩人余桂英的文學才華和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
“匆匆又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táo hóng
小桃紅
fāng cǎo lián tiān chūn.
芳草連天春。
xié rì míng tīng zhǔ.
斜日明汀渚。
ào hèn dōng fēng, huǎng rú chūn mèng, cōng cōng yòu qù.
懊恨東風,恍如春夢,匆匆又去。
zǎo zhī rén jiǔ bìng gèng shī chóu, zhèn qīng suí fēi xù.
早知人、酒病更詩愁,鎮輕隨飛絮。
bǎo jìng kōng liú hèn, zhēng yàn hún wú jù.
寶鏡空留恨,箏雁渾無據。
mén wài dāng shí, bó qíng liú shuǐ, rú jīn hé chǔ.
門外當時,薄情流水,如今何處。
zhèng xiāng sī wàng duàn bì shān yún, yòu yīng tí wǎn yǔ.
正相思、望斷碧山云,又鶯啼晚雨。
“匆匆又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