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夕露為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茲夕露為霜”全詩
北風何蕭蕭,茲夕露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時慨慷。
黃蟲初悲鳴,玄鳥去我梁。
獨臥時易晚,離群情更傷。
思君若不及,鴻雁今南翔。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秋山寄陳讜言》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山寄陳讜言
巖間寒事早,眾山木已黃。
北風何蕭蕭,茲夕露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時慨慷。
黃蟲初悲鳴,玄鳥去我梁。
獨臥時易晚,離群情更傷。
思君若不及,鴻雁今南翔。
【中文譯文】
秋山早已寒冷,眾山的樹木已經變黃。
北風凄切地吹著,這夜晚露水變成霜。
心情感激而無法入眠,深夜思念激起情懷。
黃蝶剛開始悲鳴,玄鳥卻已飛離我的屋梁。
孤獨地躺臥時光易逝晚,離別的情感更加傷感。
思念遠在與你相見遲,如今鴻雁已經南翔。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昌齡寫給陳讜的寄語,表達了他思念朋友的情感。他借著秋山的景象,抒發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他感嘆時間的飛逝,描繪了秋天的凄涼景色以及離別的傷感。表達了他對陳讜的思念和期待,希望能與他再次相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的寒涼與變幻,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陳讜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語言簡潔,情感真摯。作者以自然景象作為借喻,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讓人感受到了秋天的蕭瑟和離別的傷感。
詩中運用了一系列秋天的意象,如寒冷的巖石、黃色的樹木、凄切的北風、變成霜的露水等,將秋天的景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同時,作者通過自然景象的描述,揭示了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表達了對陳讜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使人產生共鳴。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離別的傷感,詩詞中蘊含著對人情事故的思考和感慨。以人情為起點,以自然景象搭配,通過對離別、時光流轉的描寫,呈現出人情的脆弱和時光的無情,給人以深深的感觸。
總之,《秋山寄陳讜言》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交織自身的情感,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體現了離別的傷感和時光的流轉。這首詩詞通俗易懂,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茲夕露為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shān jì chén dǎng yán
秋山寄陳讜言
yán jiān hán shì zǎo, zhòng shān mù yǐ huáng.
巖間寒事早,眾山木已黃。
běi fēng hé xiāo xiāo, zī xī lù wèi shuāng.
北風何蕭蕭,茲夕露為霜。
gǎn jī wèi néng mèi, zhōng xiāo shí kǎi kāng.
感激未能寐,中宵時慨慷。
huáng chóng chū bēi míng, xuán niǎo qù wǒ liáng.
黃蟲初悲鳴,玄鳥去我梁。
dú wò shí yì wǎn, lí qún qíng gèng shāng.
獨臥時易晚,離群情更傷。
sī jūn ruò bù jí, hóng yàn jīn nán xiáng.
思君若不及,鴻雁今南翔。
“茲夕露為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