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妝臺求晚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妝臺求晚晴”全詩
春寒愁殺人。
桐花庭守近清明。
新煙浮舊城。
尋蝶夢,怯鶯聲。
柳絲如妾情。
丙丁貼子畫教成。
妝臺求晚晴。
分類: 阮郎歸
作者簡介(王同祖)

王同祖,字與之,號花洲,金華(今屬浙江)人,余嶸孫婿。幼年侍父宦游,弱冠入金陵幕府,時嘉熙二年。歷朝散郎、大理寺主簿(劉克莊《龍學余尚書神道碑》),淳祐九年,通判建康府。十年,添差沿江制置司機宜文字。
《阮郎歸》王同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阮郎歸
一簾疏雨細于塵。
春寒愁殺人。
桐花庭守近清明。
新煙浮舊城。
尋蝶夢,怯鶯聲。
柳絲如妾情。
丙丁貼子畫教成。
妝臺求晚晴。
中文譯文:
一簾疏雨輕柔地灑落在塵埃上。
春寒把愁苦深深地噬咬著骨髓。
桐花掩映著鄰近清明的庭院。
新煙在舊城中彌漫。
尋覓蝶子,做夢般追蹤蝶群,卻遲疑于鶯鳴。
柳條如妾婦的般情愫萬千。
丙丁繪畫的點滴已經教授完成。
妝臺期待晴天。
詩意和賞析:
《阮郎歸》是宋代詩人王同祖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歌以細膩的筆墨描繪了春寒時節的愁苦之情。
詩中以“一簾疏雨細于塵”形容輕柔的雨落在塵埃上,表達了寂寞凄涼的氛圍。接著,詩人又運用“春寒愁殺人”的形象語言將寒冷與愁苦聯系在一起,深刻地描繪了心情的內疚、苦悶與不安。
詩的后半部分以清明時節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桐花庭院、新煙在舊城飄蕩等景觀。這些景物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結合,表達了一種追求自由和美好的心情。通過尋覓蝶子、做夢般追蹤蝶群以及柳條如妾般的情愫等描寫,詩人表現出自己內心深處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后兩句“丙丁貼子畫教成,妝臺求晚晴”則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得到良好的成績,并期待愿望能夠實現的心情。
整首詩以細膩而獨特的描寫方式,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的相互映襯,使詩歌的意境更加豐富,給人以深刻的思考空間。
“妝臺求晚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ǎn láng guī
阮郎歸
yī lián shū yǔ xì yú chén.
一簾疏雨細于塵。
chūn hán chóu shā rén.
春寒愁殺人。
tóng huā tíng shǒu jìn qīng míng.
桐花庭守近清明。
xīn yān fú jiù chéng.
新煙浮舊城。
xún dié mèng, qiè yīng shēng.
尋蝶夢,怯鶯聲。
liǔ sī rú qiè qíng.
柳絲如妾情。
bǐng dīng tiē zǐ huà jiào chéng.
丙丁貼子畫教成。
zhuāng tái qiú wǎn qíng.
妝臺求晚晴。
“妝臺求晚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