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歸鷺拖秋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行歸鷺拖秋色”全詩
摩挲短發照橫塘。
一行歸鷺拖秋色,幾樹嗚蟬餞夕陽。
花側畔,柳旁相。
微云澹月又昏黃。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黃升)
黃升(生卒年不詳)字叔旸,號玉林,又號花庵詞客,建安(今屬福建建甌)人。不事科舉,性喜吟詠。以詩受知于游九功,與魏慶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詞》,編有《絕妙詞選》二十卷,分上下兩部份,上部為《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十卷;下部為《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十卷。附詞大小傳及評語,為宋人詞選之善本。后人統稱《花庵詞選》。
《鷓鴣天(張園作)》黃升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張園作)
雨過芙蕖葉葉涼,
摩挲短發照橫塘。
一行歸鷺拖秋色,
幾樹嗚蟬餞夕陽。
花側畔,柳旁相。
微云澹月又昏黃。
風流不在談鋒勝,
袖手無言味最長。
中文譯文:
雨過后芙蕖的葉子清涼,
照耀下摩挲著短發倒映在橫塘中。
一群鷺鳥匆匆歸巢,拖著秋天的顏色,
幾樹里響著嗚蟬的聲音,歡迎夕陽的離去。
花朵在一側,柳樹在另一旁,相伴著。
微云與淡淡的月光又開始昏黃。
風流并不在于談鋒勝利,
故意裝出瀟灑的樣子,但其實內心最長久地無言無語。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后的景象,芙蕖的葉子因為雨水而涼爽。詩人通過摩挲自己的短發倒映在橫塘中,意味著詩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自我反省和思考的習慣。詩中出現了歸巢的鷺鳥,鷺鳥拖著深秋的顏色,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幾樹中傳來嗚蟬的鳴叫聲,迎接著夕陽的離去,展現出一種寂寞和離別的氣氛。
詩中的花側畔和柳旁相表示了一種和諧的景象,微云與淡淡的月光的昏黃則暗示了落寞和黯淡。最后兩句“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表達了詩人的生活態度:風流不在于言辭之爭勝,而在于從容不迫、不為外物所擾的隨遇而安的態度。詩人袖手無言,表示他的內心深處最懂得長久的滋味。
整首詩意典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感受和對人生境遇的理解,讓人感受到一種平和與從容的生活態度。
“一行歸鷺拖秋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zhāng yuán zuò
鷓鴣天(張園作)
yǔ guò fú qú yè yè liáng.
雨過芙蕖葉葉涼。
mā sā duǎn fā zhào héng táng.
摩挲短發照橫塘。
yī xíng guī lù tuō qiū sè, jǐ shù wū chán jiàn xī yáng.
一行歸鷺拖秋色,幾樹嗚蟬餞夕陽。
huā cè pàn, liǔ páng xiāng.
花側畔,柳旁相。
wēi yún dàn yuè yòu hūn huáng.
微云澹月又昏黃。
fēng liú bù zài tán fēng shèng, xiù shǒu wú yán wèi zuì zhǎng.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一行歸鷺拖秋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