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歡豈易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悲歡豈易尋”全詩
一尊廣陵酒,十載衡陽心。
倚仗不可料,悲歡豈易尋。
相逢成遠別,后會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連京國深。
行當務功業,策馬何駸駸。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別劉谞》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劉谞
天地寒更雨,蒼茫楚城陰。
一尊廣陵酒,十載衡陽心。
倚仗不可料,悲歡豈易尋。
相逢成遠別,后會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連京國深。
行當務功業,策馬何駸駸。
譯文:
天地寒更加飄雨,蒼茫的楚城陰沉。
舉杯廣陵的美酒,十年思念衡陽的心。
依靠的事情難以預料,悲傷和歡樂不容易找到。
相逢之后成為遠別,以后再會會如何呢?
身處江海之上,云彩遮蔽深邃的京國。
行動應當致力于功業,策馬奔騰又怎能慢?
詩意和賞析:
《別劉谞》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別離之作。詩人王昌齡以落寞的語調表達了離別之苦和思念之情。
首句“天地寒更雨,蒼茫楚城陰”,描繪了寒冷的天氣和楚城的陰沉氛圍,暗示了離別即將發生。
第二句“一尊廣陵酒,十載衡陽心”,通過廣陵酒和十載衡陽心來表達作者對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衡陽代表了詩人深愛的人和地方。
第三句“倚仗不可料,悲歡豈易尋”,暗示了離別后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悲傷和快樂都不容易找到。
第四句“相逢成遠別,后會何如今”,表達了離別后再相聚的不確定性和希冀。
最后兩句“身在江海上,云連京國深。行當務功業,策馬何駸駸”,詩人以豪情的語調呼喚自己要立志于行動,要奮發努力,不讓離別帶來的傷感困擾自己。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形式,抒發了離別之苦,探討了別離的無常和奮發向前的精神。這種深情和奮發向前的精神,使這首詩展現了王昌齡創作中的獨特魅力。
“悲歡豈易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liú xū
別劉谞
tiān dì hán gèng yǔ, cāng máng chǔ chéng yīn.
天地寒更雨,蒼茫楚城陰。
yī zūn guǎng líng jiǔ, shí zài héng yáng xīn.
一尊廣陵酒,十載衡陽心。
yǐ zhàng bù kě liào, bēi huān qǐ yì xún.
倚仗不可料,悲歡豈易尋。
xiāng féng chéng yuǎn bié, hòu huì hé rú jīn.
相逢成遠別,后會何如今。
shēn zài jiāng hǎi shàng, yún lián jīng guó shēn.
身在江海上,云連京國深。
háng dāng wù gōng yè, cè mǎ hé qīn qīn.
行當務功業,策馬何駸駸。
“悲歡豈易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