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夢投懷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夢投懷燕”全詩
蝶舞回風鶯度曲,暖響笙簫庭院。
泥軾仙翁,當時此夕,正夢投懷燕。
紫髯黃發,到今如此清健。
豈但風月平分,海沂千里,流得歡聲遍。
屈宋江山,還助說,莫惜金荷頻卷。
問壽何如,鳳池三到,卻放壺天晚。
赤松應待,掛冠歸伴蕭散。
《念奴嬌》鄭元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是宋代詩人鄭元秀創作的一首詞。詞人以山光堂下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花雨灑落的美景和韶華逝去的時光。詞中出現了蝶舞、風鶯歌唱的場景,展現了春天的熱鬧與活躍。同時,還介紹了泥軾仙翁的傳說,描述了他掛冠歸隱的身影。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光堂下,正飄灑著花雨,春光已過去一半。
蝴蝶飛舞,風中傳來細鶯的歌聲,在溫暖的庭院中響起笙簫之聲。
泥軾仙翁,此時此刻,正沉浸在美夢中。紫髯黃發,到如今依然清健不衰。
他不僅享受著風月的美景,也游歷了遙遠的千里,歡聲笑語傳遍各地。
即使曾經屈宋江山,也輔佐過他,不必抱怨金荷頻頻卷起。
問壽如何,鳳池三次來臨,但要等待紅松,才能掛冠與他一道歸隱。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以山光堂下的景色為背景,以描繪美景之中的禪境和隱逸為主題。詞人通過描寫春天的花雨、蝶舞、鳥鳴等元素,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詞中的泥軾仙翁和屈宋江山等人物,則象征了隱士和忠臣的形象;他們或追求自由,或無私奉獻,在人世間以其清健、忍讓、杰出的品質令人敬佩。最后,詞人通過表達掛冠歸隱的愿望,將詩詞的意境提升至超越塵世的境界。
這首詞語言簡練,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繪,抒發了詞人對逝去時光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思考。整體詞調舒展自然,寄寓了詞人對美景和人生的領悟,使人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和感動。同時,通過描述泥軾仙翁的境遇和壯志,也反映出詞人對隱居生活和追求真我價值的追求。
“正夢投懷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念奴嬌
shān guāng táng xià, qià cuī huā yǔ guò, sháo huá jiāng bàn.
山光堂下,恰催花雨過,韶華將半。
dié wǔ huí fēng yīng dù qǔ, nuǎn xiǎng shēng xiāo tíng yuàn.
蝶舞回風鶯度曲,暖響笙簫庭院。
ní shì xiān wēng, dāng shí cǐ xī, zhèng mèng tóu huái yàn.
泥軾仙翁,當時此夕,正夢投懷燕。
zǐ rán huáng fà, dào jīn rú cǐ qīng jiàn.
紫髯黃發,到今如此清健。
qǐ dàn fēng yuè píng fēn, hǎi yí qiān lǐ, liú dé huān shēng biàn.
豈但風月平分,海沂千里,流得歡聲遍。
qū sòng jiāng shān, hái zhù shuō, mò xī jīn hé pín juǎn.
屈宋江山,還助說,莫惜金荷頻卷。
wèn shòu hé rú, fèng chí sān dào, què fàng hú tiān wǎn.
問壽何如,鳳池三到,卻放壺天晚。
chì sōng yīng dài, guà guān guī bàn xiāo sàn.
赤松應待,掛冠歸伴蕭散。
“正夢投懷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