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刀揮處人頭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慧刀揮處人頭落”全詩
虹霓萬道沖云腳。
滅盡我人心,何勞向外尋。
白蓮生火里,法忍無生死。
忍辱兩皆空,龜毛兔角同。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趙希蓬)
趙希逢(生卒年不詳)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孫,太祖九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八) 。與華岳詩詞酬唱往來,有《華趙二先生南征錄 》今不傳。詞見《詩淵》第二十五冊。 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為汀州司理參軍(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開禧初華岳因上書請誅韓侂胄、蘇師旦編管建寧時,希逢與華交往甚密,差不多盡和華《翠微南征錄》中詩。《南征錄》中亦有《賀趙法曹》《答趙法曹》等詩,當即其人。原詩題注中介紹其生平為字可久(一作可父),“以詞賦明經屢首監曹,初尉贛之石城,……次任建安法曹。明年復為南省鎖試第一,又明年發兵上邊”。
《菩薩蠻》趙希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菩薩蠻,慧刀揮處人頭落。
絢麗的彩虹沖破云端。
消解了我的私欲,不再外求。
蓮花在火中生長,佛法忍耐無生死。
忍受屈辱和欲望均為空無,烏龜的絨毛與兔子的角一樣不存在。
這首詩詞主要描繪了禪宗思想中的菩薩精神。作者首先通過“慧刀揮處人頭落”這一形象描寫,表達了割舍一切俗世欲望的決心。接著用“虹霓萬道沖云腳”這一形象描繪了修行者達到徹悟境界后所迎來的輝煌與美好。
詩詞中提到“滅盡我人心,何勞向外尋”,意味著作者已經摒棄了個人的私欲,不再向外追求,而是將心神內省,修行自己的內心。
接下來,詩詞中描述了修行者消解私欲的境界。白蓮在火中生長,表達了修行者在火焰般的苦行中修煉自身,蓄發菩提之心。而“法忍無生死”則表達了修行者對生死的超越和對佛法的無間斷奉獻。
最后,詩詞中提到“忍辱兩皆空,龜毛兔角同”,強調了修行者對于屈辱和欲望的忍耐已經超越了世俗的觀念,視之為空無而無所畏懼。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菩薩精神和禪宗思想。通過描繪修行者的境界和內心修煉,表達了超越塵世、舍棄欲望、追求內心升華的思想境界。
“慧刀揮處人頭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huì dāo huī chù rén tóu luò.
慧刀揮處人頭落。
hóng ní wàn dào chōng yún jiǎo.
虹霓萬道沖云腳。
miè jǐn wǒ rén xīn, hé láo xiàng wài xún.
滅盡我人心,何勞向外尋。
bái lián shēng huǒ lǐ, fǎ rěn wú shēng sǐ.
白蓮生火里,法忍無生死。
rěn rǔ liǎng jiē kōng, guī máo tù jiǎo tóng.
忍辱兩皆空,龜毛兔角同。
“慧刀揮處人頭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