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清冷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放之清冷泉”全詩
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
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
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懷青岑客,回首白云間。
神超物無違,豈系名與宦。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獨游》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詩意深邃而富有哲理。詩人以獨自游玩的情景為背景,抒發思考人生的感悟和對世俗名利的淡然態度。
詩中的第一句“林臥情每閑”,表達了詩人在森林中躺下時,心情是如此寧靜、悠然自得。第二句“獨游景常晏”,意味著詩人常常獨自游玩,享受著寧靜祥和的景色。第三句“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描述了詩人時常離開灞陵,到南澗去垂釣。這里的灞陵和南澗都是具體的地名,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離開塵囂,尋找內心寧靜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通過手執鯉魚和目送雁群的形象,表達了詩人與自然相依相伴、自由自在的狀態。隨后的兩句“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則表明詩人通過觀察自然界中的飛鳥,領悟到了人生的不易和困擾。
最后兩句“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永懷青岑客,回首白云間。”則具有一定的自省意味。通過將鯉魚放入清冷的泉水中,詩人開始省察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之后他仍然懷念著與自己交談的青岑客,回首看白云飄飛,進一步表達了他對物質名利的超脫和追求真實自我的心態。
整首詩描繪了詩人獨自游玩的情景,通過觀察自然的一舉一動,寄托了詩人內心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名利功名的淡然態度。詩意深邃、富有哲理,表達了對自我認識和追求真實的向往。
“放之清冷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yóu
獨游
lín wò qíng měi xián, dú yóu jǐng cháng yàn.
林臥情每閑,獨游景常晏。
shí cóng bà líng xià, chuí diào wǎng nán jiàn.
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
shǒu xié shuāng lǐ yú, mù sòng qiān lǐ yàn.
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
wù bǐ fēi yǒu shì, zhī cǐ lí yōu huàn.
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
fàng zhī qīng lěng quán, yīn dé shěng shū màn.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yǒng huái qīng cén kè, huí shǒu bái yún jiān.
永懷青岑客,回首白云間。
shén chāo wù wú wéi, qǐ xì míng yǔ huàn.
神超物無違,豈系名與宦。
“放之清冷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