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真坐松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真坐松柏”全詩
自從永明世,月向龍宮吐。
鑿井長幽泉,白云今如古。
應真坐松柏,錫杖掛窗戶。
口云七十馀,能救諸有苦。
回指巖樹花,如聞道場鼓。
金色身壞滅,真如性無主。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誰取。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諸官游招隱寺》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諸官游招隱寺》
山館已空無人,青蘿被風雨所取代。
自從永明時代,月亮就向龍宮吐氣。
鑿井得到幽深的泉水,白云今日與古時無異。
應符真正的心境坐在松柏之間,僧人的錫杖掛在窗戶上。
他口中說道自己已經七十歲有余,能解救眾生的苦難。
回身指向巖樹上的花朵,就像能聽到道場鼓聲。
金色的身體已經破碎消失,真正的本性沒有主宰。
官員朋友心意相通,凈光派遣誰來接引。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叫招隱寺的山間佛寺,作者以詩情畫意的方式描述了寺內景象和佛教思想。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山館空蕩的情景,將自然的景色與人的活動相對比,表達了寧靜和空靈的寺廟氛圍。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月光灑向龍宮、渾厚古樸的泉水和隱士文人的風采,展現了寺廟中自然與人文相互交融的美妙場景。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僧人坐在青松翠柏間修行,善于救拔眾生離苦得樂的智慧,以及觀照身心、領悟真如的境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寺廟的美好風景和佛教的思想境界,給人以寧靜和超脫的感受。
“應真坐松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ū guān yóu zhāo yǐn sì
諸官游招隱寺
shān guǎn rén yǐ kōng, qīng luó huàn fēng yǔ.
山館人已空,青蘿換風雨。
zì cóng yǒng míng shì, yuè xiàng lóng gōng tǔ.
自從永明世,月向龍宮吐。
záo jǐng zhǎng yōu quán, bái yún jīn rú gǔ.
鑿井長幽泉,白云今如古。
yīng zhēn zuò sōng bǎi, xī zhàng guà chuāng hù.
應真坐松柏,錫杖掛窗戶。
kǒu yún qī shí yú, néng jiù zhū yǒu kǔ.
口云七十馀,能救諸有苦。
huí zhǐ yán shù huā, rú wén dào chǎng gǔ.
回指巖樹花,如聞道場鼓。
jīn sè shēn huài miè, zhēn rú xìng wú zhǔ.
金色身壞滅,真如性無主。
liáo yǒu tóng yī xīn, qīng guāng qiǎn shuí qǔ.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誰取。
“應真坐松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