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此青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惟此青青”全詩
正南北高峰,山傳笑響,水泛簫聲。
吹散樓臺煙雨,鶯語碎春晴。
何地無芳草,惟此青青。
誰管孤山山下,任種梅竹冷,薦菊泉清。
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須醒。
問何時、樊川歸去,嘆故鄉、七十五長亭。
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飄零。
作者簡介(羅椅)
羅椅(1214—1292) 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子遠,號澗谷(一作間谷)。宋寶佑丙辰(1256)以“四貢元”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進士,知贛州信豐縣。選潭州軍學教授,占籍茶陵,后擢京榷提舉,朝請大夫,遷監察御使。時賈似道專權蔽主,椅上書直言,遭報復。公以國事不可為,憂郁成疾,往來潭、吉間,茶陵乃必經之地,竟愛上茶陵的云山洣水,宋景炎丁丑(1277)以疾卒于署。
《入聲甘州(孤山寒食)》羅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入聲甘州(孤山寒食)》
匆匆歲月飛逝,又到了人們家中植柳插上清明。這里南北有高峰,山間傳來歡笑聲,水中漂浮著簫聲。吹散樓臺間的煙雨,小鳥的嘰喳聲在春天的晴朗中碎裂。世間哪里沒有芳草,只有這片青青。誰來關心孤山山下,只有讓梅竹冷傲自生,薦菊泉清。看人情世態如此,我愿陷入沉醉中不須醒來。不知道何時,我將回到樊川,嘆故鄉的七十五個長亭。你是否知道,洞云溪旁邊的竹林,嘲笑我飄零的命運。
詩意:這首詩以甘州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歲月的匆忙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借助山水景觀和自然元素,描繪了孤山清寂的景象,抒發了對世態人情的感慨和對逝去歲月的追憶之情。同時,詩人以自然景觀中的梅、竹和菊花等花卉的形象,投射出對獨立自成的精神追求及清雅高潔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賞析:這首詩通過描繪甘州的自然景觀和花卉,展現了詩人對流轉不息的歲月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孤山、清明、梅、竹等形象具有濃厚的意境和情感氛圍,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輪回的反思和對逝去歲月的感慨之情。詩人將自然景觀與人生命運融為一體,使詩意更加豐富深刻。整篇詩以簡約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出宋代詩人的才情和境界。
“惟此青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shēng gān zhōu gū shān hán shí
入聲甘州(孤山寒食)
shén cōng cōng suì yuè, yòu rén jiā chā liǔ jì qīng míng.
甚匆匆歲月,又人家、插柳記清明。
zhèng nán běi gāo fēng, shān chuán xiào xiǎng, shuǐ fàn xiāo shēng.
正南北高峰,山傳笑響,水泛簫聲。
chuī sàn lóu tái yān yǔ, yīng yǔ suì chūn qíng.
吹散樓臺煙雨,鶯語碎春晴。
hé dì wú fāng cǎo, wéi cǐ qīng qīng.
何地無芳草,惟此青青。
shuí guǎn gū shān shān xià, rèn zhǒng méi zhú lěng, jiàn jú quán qīng.
誰管孤山山下,任種梅竹冷,薦菊泉清。
kàn rén qíng rú cǐ, shěn zuì bù xū xǐng.
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須醒。
wèn hé shí fán chuān guī qù, tàn gù xiāng qī shí wǔ cháng tíng.
問何時、樊川歸去,嘆故鄉、七十五長亭。
jūn zhī fǒu, dòng yún xī zhú, xiào wǒ piāo líng.
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飄零。
“惟此青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